9月24日,核心业务为高端铝箔的东阳光(600673.SH)发布对上交所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就此前拟以35亿元参与“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交易的资金安排、持股定位、标的风险等关键问题进行详细披露。
据悉,此次交易由东阳光的控股股东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东阳光实业”)牵头,联合保险投资机构、地方政府基金组成的银团与贝恩投资达成协议。这是中国数据中心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并购交易。
现金压力是东阳光的重要考量
经过数月传言,9月10日东阳光首次披露交易方案。东阳光与深圳东阳光实业拟分别向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数一号”)增资35亿元、40亿元,增资后暂持股46.6654%、53.3332%。
交易将通过“东数一号—上海东创未来数据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创未来’)—宜昌东数三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数三号’)”三级架构来实施。
东数一号将75亿元增资款注入全资子公司东创未来,东创未来结合银团并购贷款再注入全资子公司东数三号,最终由东数三号以280亿元现金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100%股权。
东阳光在回复函中确认,未来将“为引入具备国资背景及相关产业资源的优质联合投资人预留融资空间”,同时,公司放弃优先认缴权,最终和关联方的持股比例不超过30%。
为何与关联方共同出资参股?
现金压力,是东阳光很重要的一个考量。截至6月底,东阳光货币资金64.16亿元,但短期借款达91.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0.66亿元,长期借款余额32.9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45%。
在回复监管函时,东阳光表示,收购秦淮数据中国业务的现金收购对价为280亿元。为降低公司现金压力、保障上市公司现金流稳定,公司决定以参股方式与控股股东共同参与投资标的公司。
大客户正在自建数据中心
作为交易核心标的,秦淮数据中国是国内最大的独立IDC运营商之一。截至2025年5月31日,其拥有园区级超大规模、批发零售数据中心37个,运营容量达782MW,在建容量137MW,基础设施布局具备规模优势。
财务方面,2024年实现营收60.48亿元,净利润13.09亿元,净利率高达21.6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标的公司存在明显的客户集中度风险。数据显示,2024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达95.99%,2025年1-5月这一比例仍高达95.84%。有报道称,其最大客户为字节跳动。澎湃新闻注意到,后者近年正加大自建数据中心规模,引发市场对合作稳定性的担忧。
东阳光解释称,标的公司以10年及以上长周期签约模式为主,批发型IDC业务天然以大型客户为核心,“客户集中度较高属于行业共性特征”。但公司同时承认,“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大客户的依赖”,若未来无法维持稳定合作或客户需求下降,可能导致机柜使用率及经营业绩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