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9月25日,在“924”政策出台一周年之际,A股市场已逐步呈现慢牛态势。新浪证券特邀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资本市场知名专家刘纪鹏先生,为投资者带来深入解读>>
在分析影响A股市场的核心变量时,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刘纪鹏指出,国际因素如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显著影响。若美联储降息,虽可能引发外资流动,但A股市场近期已累积约800点涨幅,规模与潜力仍对国际资本具备吸引力。他以贝莱德退出为例指出,外资撤离背后反映出A股市场存在的深层结构性问题。
刘纪鹏强调,大股东“一股独大”是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根本性矛盾。在早年与王国民、刘一波的对话中,对方曾提问“能否限制大股东减持”,他回应称,政策重点不应是“禁止减持”,而是通过机制设计引导其行为。例如,可引入“预设可流通底价”机制,对主动设定合理减持底价的企业提供审批绿色通道、融资支持等政策优惠,暂未提出方案的企业则延缓减持。这是一种市场化引导,而非行政强制。
当前A股反弹至一定阶段,市场对上涨节奏存有忧虑。据称9月初以来已有约130家公司提出减持计划,刘纪鹏认为,若交易所借此调控市场节奏将极不恰当。他强调,大股东减持不仅影响市场稳定,更会加剧财富分配不公。A股三十余年发展过程中,大股东凭借低成本持股获取高额收益,而广大散户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延续此类政策将固化这一扭曲机制。
刘纪鹏特别指出,本轮市场回暖的首要推动力是国家队资金入场,从汇金介入银行、证券板块,到联合国新、融通等设立类平准基金,均体现国家稳定市场的决心。他认为,调控市场应依靠平准基金操作,如在市场过热时适度减持ETF或大盘蓝筹股,而非通过默许大股东减持来人为制造“慢牛”。
对于改革推进迟缓的现状,刘纪鹏表示,部分政策执行层面在大股东治理问题上仍显犹豫,值得深思。他强调,影响A股的因素虽多,但关键在于认知立场与方法论。当前高层已明确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看准了的方向,就要干下去,把过去不合理的东西大胆纠正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