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近日,跨境支付赛道的动作愈发密集。以PayPal、PingPong、等为代表的支付机构,开始转向在关键市场精耕细作,通过获取当地牌照、对接本地主流支付方式、提升AI服务能力等,将支付服务从单纯的资金通道升级为“本地化运营中枢”,帮助中小商户在海外市场“轻装上阵” 。
记者采访了多个跨境支付企业获悉,商户更青睐具有支付、营销、数据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优化选品、定价和营销。
9月26日,PayPal高级总监兼中国区销售负责人苏磊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已有60%至70%的中国客户不同程度地接入了AI技术。我们判断未来会出现更多由AI辅助决策,甚至AI推荐的购物体验。
支付市场碎片化挑战加剧
“资金到账慢、跨境结算成本高、不同市场支付习惯不兼容,这些问题长期影响商户的海外运营效率。”苏磊表示,中国跨境商户对支付服务的核心诉求始终围绕“时效、安全、成本”三大维度,而全球支付市场的碎片化特征,进一步加剧了服务适配难度。
“不同地区的支付偏好存在显著差异。”苏磊表示,在德国,我们提供多种本地非银行支付渠道。对于100美元、200美元以上的高价值交易,使用分期产品能够显著提升商户网站的运营转化率,因为这些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更符合当地高客单价商品的消费模式。
此外,美国及英语辐射区形成以信用卡、电子钱包为主的支付体系,而其他地区则深度依赖本地渠道,拉美市场“先买后付”模式渗透率高,东南亚消费者更偏好DOKU、Dragonpay等本地钱包。
机械键盘品牌Keychron创始人PaulTan对本报记者坦言,以近期ApplePay、PayPal推广的分期付款服务为例,市场整体趋势明显,但跨境电商在跟进区域趋势时常存在滞后性。我们的数据反映的是特定用户群体跟随大趋势的表现,快速适配并不容易。
本地化支付适配、交易转化提升等要求,倒逼支付企业加速升级服务能力,不少机构深化区域布局、拓展服务边界。
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这无疑为跨境支付行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保持原有地区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如东盟、拉美、非洲电商市场正在吸引大量中国卖家入驻,支付需求水涨船高。机构加速全球布局,不断通过全球获取牌照提升交易效率。
具体来看,今年2月,汇付天下旗下子公司HuePay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业,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地区商户提供本地化的数字支付解决方案;5月移卡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MTL州级支付牌照,7月又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正式批准;另有拉卡拉上半年新增了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地区的本币收款能力;8月,派安盈宣布与Stripe合作,升级Checkout收单方案,为卖家打造更本地化的支付体验以提升转化效率;PingPong则与东盟的联昌国际银行(CIMB)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PingPong平台上的企业用户可获得由CIMB提供的定制化供应链融资服务方案、卡支付解决方案及收单服务。
从这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跨境支付机构的服务重心正在转变,不再是单纯提供基础支付服务,而是把精力放在关键市场的“精耕细作”上。通过主动拿下当地的支付业务牌照,对接当地消费者常用的支付方式,跨境支付机构为商户打造更流畅的本地化支付体验,让商户在海外市场做交易时更加流畅。
体现在业绩上,上半年,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和客户数量分别同比增长了73.5%和70.4%,外卡支付交易金额和客户数量分别同比增长了210%和72%;移卡海外业务实现高速增长,上半年海外GPV突破人民币15亿元,超越去年全年约11亿元的交易额;派安盈二季度小企业客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非利息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
AI重构流量入口
在这场竞争中,AI能力成了机构战略中的关键一环。7月,蚂蚁国际旗下的商户支付服务和数字化服务品牌Antom,宣布其自主研发的AI助手升级至Antom Copilot2.0,推出行业首个AI拒付处理、AI辅助支付集成及入驻、风控策略配置等一系列新功能,降低中小企业的跨境交易操作门槛;9月,PayPal升级“PayPal全球收付平台”,并融合AI Agent技术,扩展AI场景服务能力,支持智能风控能力等多项功能。
Antom总经理刘正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正在构建超越支付收单的人工智能服务,以满足全球商家的实际运营需求。
当前,AI技术在中国跨境商户中的快速渗透。据PayPal统计,目前已有60%至70%的中国客户不同程度地接入了AI技术,例如通过云端AI完成客服应答、图像生成和视频制作。
苏磊表示,“AI很可能成为下一代流量入口,替代目前的搜索和社交模式。在TikTok、Facebook等平台上,很多中国商户的宣传视频已经全部由AI制作完成。”
“我们正研究如何将中国商户的商品信息、品牌内容及优惠券推送至海外AI引擎中,从而在用户发起搜索或请求时更精准地推荐中国商家的产品。”PayPal技术集成伙伴团队负责人俞金松对本报记者表示。
俞金松表示,除了传统搜索和主动购买,我们判断未来会出现更多由AI辅助决策,甚至AI推荐的购物体验。我们希望通过Agentic Commerce生态体系,帮助商家更早布局下一代的交易场景,同时也在探索是否能够通过AI Agent的赋能,更快地进入该领域。
例如,当用户向AI提问“我需要一根登山杖”时,AI会询问“高海拔还是日常徒步?身高及体重是多少?是否需要应对雪地、冰川等情况?”AI辅助决策的购物体验将直接推荐最匹配的中国产品。
记者观察到,当前已有大量中国商户利用AI制作营销视频,节省了拍摄和剪辑成本,用代替真人出镜,并且能生成各个国家的语言、不同肤色的主播,基本几十秒就能获得几条不同的视频。
此前,是商户有交易,机构赚手续费,现在是机构用AI帮商户找客户、促成交易,让商户多赚钱,自己也能跟着把盘子做大。
未来,支付平台若能将其商品库与AI搜索匹配,就能改变跨境电商的获客模式。过去,商户想拉客户,要么投广告、要么优化关键词,其实都是守着店铺等客户上门。现在AI能主动找到有真实需求的消费者,把商品“递”到目标客户面前,中小商户获客成本也会随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