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以篮球为媒书写劳动者的城市故事,工BA为钢城新余加冕

adminddos 2025-09-28 11:15:03 3
以篮球为媒书写劳动者的城市故事,工BA为钢城新余加冕摘要: ...

新余工BA比赛现场

“工BA,不是一项普通的篮球赛事,而是一场关于身份转换、空间重构与传播创新的城市实验。”

9月27日,历时三个多月的2025年新余市第三届工BA篮球赛,迎来收官之战。球场上的拼抢声、观众席上的呐喊声,几乎要将屋顶掀翻——这,就是篮球的魅力;这,就是新余工BA的激情!

这不是一项普通的篮球赛事,而是一场关于身份转换、空间重构与传播创新的城市实验。通过一场草根篮球赛,新余的工业精神正绽放出全新的光彩。

从“工装”到“战袍” 劳动者的高光时刻

白天,他们是身穿工装的“螺丝钉”;夜晚,他们化身驰骋球场的“主力军”。自6月22日开赛以来,150支代表队陆续登场,涵盖高校、机关、商会、乡镇、企业5个组别,参与人数较往年增长5倍。“穿上印有企业名称的球衣,我们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整个团队的形象。”赣美装饰球队队长周其默说。

新余,因钢而兴,工装曾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符号。新钢集团也派出一支队伍参赛——经开钢铁联队。大前锋肖梅洲,工作中积极上进,年纪轻轻已是炼钢作业区的炉长,球场上的他同样拼尽全力,积极冲抢篮板,稳定中投,每一分钟都在为球队贡献力量。他表示,“参加工BA,就是要将新钢工人的拼搏精神带到赛场上!”

夜幕下的体育馆,场上奔跑的,不是遥不可及的球星,而是身边最熟悉的同事、朋友。“比赛让我对工作和生活都更有热情。”球员易英兴奋地说。

一座城市的活力,根源在于“人”的活力。工BA通过赋予普通劳动者舞台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完成了一场生动的“人的激活”。

两队球员击掌致意。 

9月4日,新余高新区队与新余学院队狭路相逢。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的徐新宁半场拿下27分,直播评论区顿时炸开了锅,“新余最强168”“全场最佳MVP”“我这是在看NBA吧!”

面对赞誉,徐新宁说:“我有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他介绍,球队的大哥曲博是民警,平时工作认真严谨,球风也硬朗有型。黄子龙是消防队员,平时不爱说话,总是默默付出,篮球让大家走到一起,也收获了快乐。

新余市篮协秘书长陈超群表示:“工BA为每一个普通劳动者提供了闪耀的舞台,让他们的个性、激情和才华被看见、被认可。”

从“场地”到“场域” 篮球点燃城市空间

篮球连接生活,体育赋能城市。新余工BA赛事覆盖全市12个城乡场地,从水利局篮球馆到城南MK球馆,从新余学院到高新区全民健身球馆,场场爆满,人潮涌动。

“我们小区的篮球场,之前都是遛娃的场所,打球的人没几个,工BA开展后,每天下班后都特别热闹!”住在高新区人才公寓的王女士感慨道。

这个夏天,球场内外跃动的不仅是篮球,更是一座城市的激情与活力。7月4日,分宜螺蛳小镇灯光球场打响乡镇组揭幕战。球迷观赛后纷纷涌入夜市,品尝鲜辣螺蛳,“赛事+夜经济”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引擎。新余市体育馆的“工BA夜市”更是汇聚了40多家商家,还有水上大冲关等娱乐项目,市民们热情参与,带动周边消费近百万元。新余市体育中心附近一家夜宵店老板李先生说:“8月份以来,我们店的营业额是平时的3倍,员工都加班到深夜。”

从分宜螺蛳小镇到市体育中心,篮球热情如星火燎原,点亮城市每个角落。多家体育用品店的篮球装备销售额环比增长超50%。“团队统一采购、个人装备更新等需求明显增加。”一位店主笑着说。

这里不仅是赛场,更是市民社交、家庭互动、商业展演的复合空间。比赛日,孩子们在水上城堡嬉戏,年轻人聚众观赛,老年人散步纳凉——这种场景幸福而祥和。“全家一起看比赛、逛夜市,很惬意。”市民李先生笑着说:“你看我‘赣超’的喇叭都带过来了!”

作为新余首次对外售票的篮球赛事,工BA采取“政府引导、商业赞助、群众参与”的模式,吸引多家本土企业赞助,群众购票观赛习惯逐步养成,到场观众人数最高达3400人。渝水区联动推出“渝水‘篮’不住,消费‘购’精彩”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以“小篮球”激活“大经济”。

工BA奖杯。 谭建荣/摄

从“本地”到“全网” 工BA“破圈走红”

工BA的成功,离不开数字媒体的强力助推。它不再是一场局限于本地的赛事,而是通过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实现跨地域、跨圈层的传播裂变。

比赛通过抖音、视频号及高铁户外大屏全程直播,本地媒体开设专栏持续报道。截至目前,350场比赛累计线下观赛人数超70万人次,新余工BA网络话题播放量突破3700万次,抖音、微信视频号超400场直播,近120万人次云端共聚。微博话题“新余工BA激情对决”登顶同城热搜。

来自九江的专职篮球博主“小迷弟说篮球”特意来新余直播,对工BA高度评价:“规格高、组织完善,对新余来说非常难得!”

新余举一城之力托举,1000人次运营团队全程护航,医疗、公安、环卫部门悉心保障,设立宣传、票务、志愿、直播等8个小组,完善裁判—球队—运营三级沟通机制,保障赛事平稳运行;邀请黑龙江体工大队退役运动员于菲担任教练,众多CUBA、CBA明星球员助阵;开通“大学生、教师、劳模、新余好人”免费观赛通道;赠送6万份文创产品、20万元互动抽奖礼品,总奖金设置30万元,其中冠军奖金16万元,赛事整体规格创历史新高。

在抖音上,球员的精彩瞬间被剪辑传播,“新余球王”成为热搜关键词。渝水区队15号球员、现在效力于NBL广西威壮队的宗嘉骏,作为本土选手备受关注。作为从新余走出去的职业球员,宗嘉骏为一直关注着家乡的篮球发展。得知新余工BA篮球赛开赛,他主动请缨。“职业赛场的经历让我成长,但家乡的土壤才是梦真正开始的地方。”他坦言,比起在全国赛场的高光时刻,能在家门口的赛场上挥洒汗水、争取荣誉,更让他觉得意义非凡。

球队之间互送的礼物也别具特色。渝水区的“手信”、 新生代商会的“月饼”、赣锋锂业旗下赣美装饰送出的“赣美锂电充电宝”充满家乡温情。吉祥物“工宝”备受网民喜爱,头顶七彩火焰源自《天工开物》,通体的红色象征着新余的红色基因,既寓意着“工业薪火”生生不息,又暗含工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城市愿景。

自下而上的内容生产和持续的话题度,让工BA具备强大的网络感染力。新余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李碧海表示:“工BA不仅是一项赛事,更是新余城市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让新余在转型中焕发新活力。”

一场球赛,激活一座城;一种精神,温暖一方人。未来的新余,将继续以篮球为媒,以体育为桥,书写更多属于劳动者的城市故事。

原标题:《工BA,为这座钢城加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