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王羲之颜真卿领衔晋唐宋元名迹特展

adminddos 2025-09-29 13:35:03 3
王羲之颜真卿领衔晋唐宋元名迹特展摘要: ...

澎湃新闻获悉,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了今年最重要特展“甲子万年”的完整展出清单与详细展期。本次共展出170件/组文物,东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北宋苏东坡书《黄州寒食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等赫赫名迹将悉数亮相。

据悉,台北故宫博物院2025年最重要的特展“甲子万年”特展( 2025年10月4日-2026年1月4日)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南北院区同步登场。

北部院区展期自10月4日至2026年1月4日,门类涵盖书法、绘画、器物、古籍善本、档案文献等,共呈现153件/组文物。晋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北宋苏东坡书《黄州寒食诗》、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 、宋黄居寀《山鹧棘雀图》、金武元直《赤壁图》5件国宝级书画名迹限期展出;宋李嵩《市担婴戏》 、(传)唐韩干《牧马图》、(传)宋燕文贵《奇峰万木》、 宋刘松年画《罗汉》、元倪瓒《容膝斋图》等书画名迹也将重磅亮相。此外还将展出寄存于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北魏《释迦牟尼佛坐像》与晋《绢本着色观音曼荼罗图》(限展品)两件日本重要文化财。

 宋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元 倪瓒 容膝斋图

 晋《绢本着色观音曼荼罗图》

王羲之的《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为尺牍,被装裱在一个手卷之中, 前隔水有宋徽宗题款“晋王羲之奉橘帖”。但此三帖并非王羲之真迹,为双钩摹本。米芾《书史》中记载“又有唐摹右军帖,双钩,蜡纸摹。末后一帖,是‘奉橘三百颗,霜末降,未可我得’。韦应物诗云:‘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盖用此事。开皇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咨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跋其尾。” 

晋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晋 王羲之《何如帖》

晋 王羲之《奉橘帖》

手卷的第一则为《平安帖》,这是一件行书兼草书的作品。 第二则《何如帖》和第三则《奉橘帖》都是用行书书写。 三帖中,《平安帖》的运笔提按顿挫变化较多,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十分灵巧;《奉橘帖》的字形大小偃仰,也很富变化;相形之下,《何如帖》就比较端整。

北宋 苏东坡书《黄州寒食诗》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最著名的苏东坡书法名迹。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晚年以浙江富春江实景为基础创作的纸本水墨长卷。此卷完成于八十二岁,为黄公望存世巨迹。董其昌对此卷推誉备至,称其为黄氏生平最得意笔,认为可与其画禅室中所藏王维《雪江图》卷共相映发。

该作品突破传统写实框架,运用疏密变化的山水布局与纵逸笔墨营造超然意境,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画作在明清时期因收藏者吴洪裕火殉事件断为两截,现存后半段长636.9厘米,因题赠“无用师”而命名。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2011年6月曾与浙江省博物馆藏《剩山图》首次实现两岸合璧展览。此次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将拿出馆藏的(传)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同台展出。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郭熙《早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李唐《万壑松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院展期自10月4日至2026年3月1日,将展出展品17件/组。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三宝”、三大北宋山水神品——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将于11月11日—12月28日展出;传世颜真卿手书第一书迹《祭侄文稿》将于2026年1月14日—3月1日展出;收录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留存于世书札诗文手稿的北宋《眉山苏氏三世遗翰》,将于10月14日—2026年1月13日展出,此外还有向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借展之珍稀元青花作品等。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甲子万年”之外,另一场书画特展“西园雅集”也官宣了展览清单与详细展期。

西园雅集是北宋文人苏轼、黄庭坚、李公麟及米芾等名士齐聚一堂的文艺盛事,被誉为文人艺术的巅峰。“千年神遇-北宋西园雅集传奇”特展,展期自2025年10月10日至2026年1月7日,共展出54件/(组)展品,透过北宋文人苏轼、黄庭坚、李公麟、米芾书画精品千年一遇,再现千年前的雅集风华。

展品中超半数为“重要古物”级别以上书画作品,包括宋徽宗《文会图》、宋黄庭坚《自书松风阁诗》以及宋米芾《蜀素帖》,还有借展自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北宋李公麟《五马图》与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以及来自法国赛努奇博物馆的李公麟《山庄图》。

 北宋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五马图》是被认为存世唯一一件显示北宋绘画所能达到的高再现性与高表现性交融的名迹,《潇湘卧游图》则是现存宋代水墨山水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亦曾与顾恺之《女史箴图》等并列为乾隆皇帝收藏的四大名卷。

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局部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北宋 李公麟 《山庄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览规划分为多个单元,从文人的交流场域到艺术创作的演变,带领观众回到宋代文人雅士聚会的世界。藉由书画佳作的展示,观众将能感受到北宋文人文化的精髓,也了解这段历史对后世艺术的深远影响。

(本文据台北故宫博物院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