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抢跑”游客已经踏上旅途。9月29日,#聪明人已经提前出发了#等词条冲上热搜,引来众多网友热议。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提前“抢跑”错峰出行,折射出今年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的火爆。
9月28日,旅客在抚顺站乘车前拍照留念。
随着国庆节和中秋节重合形成的8天长假临近,全国旅游市场已提前焕发活力。根据交通运输部预测,“双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约23.6亿人次,日均流动量约2.9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
据中国铁路消息,9月29日,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正式启动,至10月10日结束,为期1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10月1日将迎来客流最高峰,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

9月29日,旅客在铁路河北秦皇岛站出行。

9月29日,旅客在铁路河北秦皇岛站出行。
“请3休12”催热错峰出行

“请3休12”拼假日历
今年“双节”假期的双节合体,让“拼假”成为选择,并直接催热了错峰出行。往前或往后请假3天,即可凑成“请3休12”的超长假期,为游客提供了充分的灵活度。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在拼假热潮带动下,平台上9月26日至9月28日出游产品的预订热度较去年同期上涨26%。

9月27日,“抢跑”游客已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感受千年石刻造像艺术的魅力。

9月27日,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抢跑”游客已骑上骆驼观赏大漠风光。
尽管9月30日至10月4日仍是出行最集中的核心时段,但选择错峰出行的游客比例显著上升。不少游客通过“抢跑”或“延后”行程的方式避开人潮,希望感受更高品质的旅行体验。途牛的报告显示,假期前的周末(9月27日-28日)、中秋节后(10月7日-8日)以及假期后首个周末(10月11日-12日)共同构成了三大热门错峰时段。超过三成的游客选择在假期正式开始前“抢跑”踏上旅程,这部分游客多以需要更长时间的中长线旅游为主。马蜂窝数据同样指出,“十一去哪人少”近一周搜索热度环比大涨200%,显示游客对“避峰”需求强烈。

9月28日,上海豫园,九曲桥畔的节庆气氛浓,游客相对平稳。
旅游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旺势
错峰出行的兴起,是整体旅游市场火热的一个缩影。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双节”假期旅游市场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旺盛态势。春秋旅游报告显示,“双节”假期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30%,同时人均单价同比提升了约20%,显示出居民出游意愿和消费信心的双重增强。途牛平台的数据同样显示,国庆中秋假期预订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实现两位数增长。

9月27日,四川资阳,普州文化广场夜市吸引市民游客。
“赏秋游”“反向出行”受追捧
在目的地的选择上,游客偏好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形成传统热门城市与新兴“宝藏小城”南北并举、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的鲜明特点。
一方面,北京、上海、成都等传统热门城市依然备受青睐;另一方面,为追求独特体验、避开人潮,“反向出行”趋势显著。马蜂窝数据显示,“十一赏秋”搜索热度近一周环比上涨125%,带动一批特色赏秋目的地热度飙升。其中,阿尔山以340%的热度涨幅成为“反向出行”首选,大兴安岭、本溪“中华枫叶之路”等也涨幅显著。途牛报告同样显示,桂林龙脊梯田、阿勒泰喀纳斯、长白山等赏秋目的地预订热度靠前,行摄、露营、徒步等主题产品广受欢迎。

本溪老边沟
这是9月28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绰河源镇拍摄的大兴安岭林海日出。

9月25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牛群在林间吃草(无人机照片)。

9月24日,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秋韵浓郁。
除了自然风光,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同样吸引力不减。天安门广场、故宫、圆明园遗址公园等传统文化景点,以及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旅游区,也成为众多游客的热门选择。
这个假期,你已经“抢跑”发出了还是计划“延后”出游?
本文综合 澎湃新闻 图片 视觉中国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