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头饮食/ 郝显
9月26日,发布公告,称董事、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申请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董事会聘任高翔为公司总经理。
赵平是涪陵榨菜元老,1995 年加入公司,历任技术科科长、副总经理等职,2011年5月起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在总经理一职务上已经待了15年,经历了涪陵榨菜的发展的崛起。而在2023年,掌舵23年的董事长周斌全退休,“80后”高翔出任涪陵榨菜“一把手”。
元老的陆续离职背后,是涪陵榨菜业绩增长停滞的现实。2022年收入增速降到1.18%,2023年及2024年连续下滑两年。2020年高峰时榨菜销售量为13.56万吨,2024年则降到了11.14万吨,减少近18%。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能否依靠新品和对外并购培育起第二增长曲线呢?
涪陵榨菜卖不动了
从近几年的销售来看,榨菜的确卖不动了!
在2025年9月4日的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上,管理层坦言,一方面,消费者对于佐餐类别的产品消费意愿发生了变化,市场上涌现出更多可选择的其他品类替代产品;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出现回流迹象,公司主要的销售渠道覆盖人群出现一定减少。
简单来说,榨菜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原本由榨菜承担的“佐餐“这一刚需市场,正在被更多竞品瓜分。与此同时,榨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也在流失,过去涪陵榨菜的核心消费群体主要是 “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包括打工族、上班族、学生等。近几年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打工族,因为就业、生活成本等原因,回到了老家,造成需求端的萎缩。
在这种情况下,此前驱动涪陵榨菜持续增长的两大动力——提价和渠道扩张相继失效。2008年以来涪陵榨菜总共提价14次,毛利率从2010年以前的不足40%最高增至58%。2021年11月涪陵榨菜进行了最后一次提价,结果造成销量大幅下降。
从渠道端来看,2019年左右涪陵榨菜开启了新一轮市场下沉,向广大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下沉。经销商数量从2019年的1790家增加至2023年的3239家。但是从2022年起,收入增长就开始停滞,2024年涪陵榨菜开始集中清理经销商,经销商数量一举减少18.74%。今年上半年在去年底的基础上,继续减少7.1%。
今年上半年涪陵榨菜实现营收13.13亿元,同比微增0.51%,净利润下滑1.66%,扣非净利润则下滑2.33%。受益于2024年、2025年青菜头收购价格较低,上半年整体毛利率提升3.28个百分点。不过在激烈竞争影响下,公司在线下大商超、连锁便利店及生鲜渠道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销售费用率一举提升22.94%,导致净利润下滑。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涪陵榨菜应收账款和存货大幅增长,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28%及12%,远超营收增速。存货周转天数达到193.3天的历史新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到9.11天,同样创出历史新高。
公司披露,由于消费环境发生变化,部分经销商存在资金周转的压力,公司选取了部分合作时间长、任务完成率高的优质经销商,适度提高了授信额度。
业绩下滑造成的另一个影响是产能利用率较低,2024年涪陵、眉山、东北三个生产基地总榨菜萝卜设计产能为14.99万吨,实际产量为11.36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6%。
2021年涪陵榨菜完成定增,募资32.8亿元,主要投向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达产后将增加20万吨榨菜产能。今年3月底,涪陵榨菜董事会通过议案,将 “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一期)”部分建设内容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7年6月。同时调整原料加工生产车间建设,减少原料加工规模,由40.7万吨调整为20万吨。减少榨菜品类生产规模,由20万吨/年调整为16万吨/年。
截至上半年,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仅为19.04%,剩余资金全部沉淀在账面吃利息,上半年利息收入达到4379.67万元,占净利润近10%。
涪陵榨菜能否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
面对困局,涪陵榨菜提出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一方面以榨菜为中心,向榨菜亲缘品类方向拓展;另一方面开拓川式复合调料和川渝预制菜业务市场。
目前除了榨菜,还包含下饭菜(含萝卜、海带丝、豇豆)、榨菜酱、调味菜、泡菜、豆瓣酱、榨菜酱油、惠通下饭菜、联营产品、内部产品等品类,其中榨菜、下饭菜、榨菜酱是核心。
为了配合新品推广,涪陵榨菜在募投项目建设中,减少了部分常规榨菜产品生产线,新增部分酱类产品生产线。同时增加了费用投放,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了2.71个百分点。
不过,目前新品体量还比较小,对整体营收和利润贡献不大,还未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今年上半年,榨菜收入11.23亿元,占收入比重仍达到86%。泡菜收入为1.19亿元,占比9%;萝卜和其他收入分别3314.93万元、3654.56万元,占比均低于3%。而且其他品类的毛利率远低于榨菜,管理层解释主要是新品推广前期以扩大体量为主,因此保持了较低的毛利率。
除了推新品外,涪陵榨菜还在进行外延式并购,今年4月份,公司开始筹划收购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滋美”)51%股权。后者主要从事川味复合调味料、预制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肉制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该交易还处在审计评估阶段。而且味滋美2024年营业收入2.65亿元,净利润3962.45万元,分别同比下滑6.69%及2.67%。与此同时,味滋美净利率在15%左右,远低于涪陵榨菜33%的净利率水平。
在今年9月份的投资者线上交流会上,管理层表示公司将对优质标的进行持续考察跟踪,条件成熟时将适时开展并购。
目前涪陵榨菜账面已经积累了30.53亿元的货币资金,此外还有30.84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资金运用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问题,目前来看,公司自有资金主要用途有三个,外延式并购、市场推广及分红。
涪陵榨菜究竟能否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