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剑指退保黑产!金监、公安重拳出击 腾讯 “参战”

adminddos 2025-09-29 20:17:02 1
剑指退保黑产!金监、公安重拳出击 腾讯 “参战”摘要: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9月26日,广东、福建两地保险行业协会均发布消息,围绕打击“代理退保”黑灰产违法犯罪,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与相关培训。其中,广东保险行业协会在协同当地经侦、刑侦、保险机构的基础上,还联合互联网头部大厂腾讯集团进行工作交流。

图为广东“代理退保”黑灰产乱象治理工作交流会现场图为广东“代理退保”黑灰产乱象治理工作交流会现场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付万军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也强调,要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对扰乱行业秩序的非法代理退保等乱象开展综合整治,在全社会形成打击治理的舆论氛围和震慑效应。

  至此,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公安部联合部署集群打击行动的背景下,由金融监管、公安机关发起,各地保险行业协会响应,经侦、刑侦、保险机构以及互联网平台协同,针对“代理退保”黑灰产的全链条防控与打击体系正在保险领域全面铺开。

  合力围剿“代理退保”黑灰产

  面对保险领域猖獗的黑灰产乱象,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行业协会重拳出击。

  早在2022年,原银保监会、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就整治“代理退保”乱象下发通知,并部署专项整治行动,首次专门针对代理退保进行专项治理。一些地方公安机关还发布了征集“代理退保”线索的通告。

  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多地保险行业协会密集组织关于打击保险领域黑灰产的工作交流与专项培训。

  9月26日,福建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消息,已召开福建保险领域打击黑灰产违法犯罪专项培训,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关于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的专项部署,持续推进保险黑灰产违法犯罪专项打击工作,切实破解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识别难、立案难、定罪难”等痛点问题。

  遏制“代理退保”等黑灰产不仅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保险行业等协同发力,平台治理也是其中关键一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撰写《“经验分享”变围猎陷阱:“内容种草”背后的“退保黑产”》一文,详细揭示网络平台出现的“代理退保”乱象。

  因此,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也组织召开的“代理退保”黑灰产乱象治理工作交流会参与方不仅涵盖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广东金融监管局、广东省公安厅、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广东正和消保中心,还包括互联网头部大厂腾讯集团。

  会议围绕“代理退保”黑灰产治理,从刑事打击、民事追责、网络生态治理、切断客户与黑灰产链接等多维度展开经验交流,着力构建全链条防控与打击体系。

  国家层面的司法与行政动作之外,相关监管规则也在不断完善。

  202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机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法违规开展保险退保业务推介、咨询、代办等活动,诱导投保人退保,扰乱保险市场秩序”。

  2024年9月11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坚决打击保险欺诈犯罪、违规代理退保等行为。

  “代理退保”敲诈勒索案主犯获刑十一年

  针对“代理退保”违法活动的实际执法行动也在不断加强。

  今年 3月14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对违法犯罪形势特点和打防规律的认识,推动完善法规制度,最大限度消除金融领域黑灰产滋生土壤。要突出打击重点,依法严打信用卡诈骗、骗取贷款、贷款诈骗、保险诈骗、非法经营、虚假诉讼、合同诈骗等各类犯罪活动。

  9月1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展示6个月来的工作成果。

  在公布的《林某某、马某某等人以“代理退保”名义实施敲诈勒索案》中,林某某、马某某为非法获利,以全额退保或高额退保为诱饵,发布违法广告,怂恿、诱导投保人委托其代理退保。

  林某某、马某某杜撰、虚增、编造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存在违规行为的内容和证据,向监管部门邮寄信件、反复投诉,同时教唆投保人、离职保险业务员消极对抗后续调查、询问,导致保险公司及相关业务员向投保人支付保险现金价值,并被胁迫额外给予保费总额60%-100%的高额补偿款,林某某、马某某从中抽成保费总额的20%-30%据为己有。

  2021年10月起,马某某还成立了法务公司,雇请何某某、吴某某等人从事代理退保业务。经查,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间,被告人林某某、马某某共为115名投保人恶意办理退保,造成保险公司经济损失217.62万元,从中非法获利48.96万元。

  最终,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案中主犯林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十万元;以敲诈勒索罪判处主犯马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六万元。认定从犯吴某某、何某某等2人犯敲诈勒索罪,结合吴某某其他犯罪情况,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十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五千元。

  非法“代理退保”破坏市场秩序

  正当退保与非法“代理退保”存在本质区别,业内人士指出,前者是市场机制的一部分,后者则是对市场秩序与精算平衡的破坏,但在公众讨论中则容易混淆此二者行为。

  具体来看,正当退保是保险法赋予投保人的合法权益,指投保人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向保险公司申请解除保险合同的行为。投保人可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办理,只需提交退保申请书、保险合同原件、身份证明文件等材料。

  而非法“代理退保”则是不法组织、个人为谋求非法利益,假借法务公司、咨询公司等名义,广泛发布“代理高额退保”不实信息,怂恿、诱导投保人委托其代理“维权”,捏造材料后,通过投诉等方式胁迫保险公司支付超出保险合同现金价值的退保金,并从中收取高额佣金。

  在这一过程中,非法“代理退保”组织往往采取多种手段实施欺诈。

  平安人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代理退保”组织宣传信息夸张不实,不法中介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可办理“全额退保”“保单平移”等虚假内容,以“成功处理众多案件”为宣传噱头,误导消费者退保。

  “‘代理退保’组织采用的维权手段也涉嫌违法违规。”平安人寿强调,不法中介教唆消费者或直接以消费者名义发起大量不实投诉,编造误导销售情节、虚构保险公司过错,通过伪造材料、舆论炒作等方式胁迫保险公司支付超出保险合同现金价值的退保金。

  此外,平安人寿还指出,不法中介常伪装成“咨询公司”“法律服务”机构,向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并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代为“保管”,进而非法出售个人信息、截留退保资金,甚至擅自代办信用卡、小额贷款,套取资金谋取私利。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代理退保”假借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名义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惯用套路,司法部也于9月29日发布消息,宣布自2025年9月至12月在全国开展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某些机构假借律师名义进行诈骗、招摇撞骗以及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等突出问题,并公开了问题线索反映渠道,开展重点线索核查。

  虽然“代理退保”对市场危害巨大,且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非法产业链,但其套路却并不复杂。

  在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广东金融大讲堂》上,寿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孔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持人表示,当前“非法代理退保黑灰产”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生产、传播非法内容,然后通过社群运营、伪造材料、舆论炒作等手段实施欺诈。

  业内人士呼吁,广大金融消费者应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切勿相信“代理退保”黑产团伙的“全额退保”“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黑产话术。针对合理退保需求,消费者可以通过合法渠道积极维权,增强自身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也表示,投保人有权投诉,但投诉内容应当客观真实,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