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催桃花:八字合婚www.jixiangqiming.vip:-得知中国开放了K签证,印度哥们高潮了

adminddos 2025-09-30 16:09:01 1
催桃花:八字合婚www.jixiangqiming.vip:-得知中国开放了K签证,印度哥们高潮了摘要: ...

不久前,印度新德里电视台以《在特朗普的 H-1B 签证混乱中,中国通过 K 签证向全球人才敞开了大门》为题,特地夸了一下中国。

" 美国曾是很多人发展职业生涯的默认目的地,现在日渐变得敌视起来,中国的大门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敞开了。"

可不要高兴得太早,他们这个夸,可能不是真心夸,而是为印度青年的就业——带路!

前不久,美国政府日前将 H-1B 签证费用暴涨至 10 万美元,由此一来,很多想去美国工作的印度人就被挡在了门口。

要知道,美国是印度人的出国就业第一大国。

尤其是硅谷,一度被印度人占领。

根据行业数据,罗素 3000 指数企业中,印度裔 CEO 占比从 2010 年的 8% 升至 2023 年的 27%。

《哈佛商业评论》曾评论,在世界 500 强企业中,有 30% 都是印度裔掌舵。

随便往硅谷扔一块石头,就能砸到一个印度 CEO。

美国的印度裔高管为什么那么强?

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美国过去 " 种族平权 " 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印度人才加入。

因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基本上但凡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会说英语。

所以大部分印度留学生在来到美国之后,都能很快融入当地社会。

印度电影《起跑线》

而且,印度裔白领很擅长做 PPT 管理。

所谓 "PPT 管理 ",就是指印度裔管理层喜欢用 PPT 汇报来展示工作成果,这在美国的企业非常容易得到赏识。

此外,就是印度裔非常团结,用网友的话说,只要有一个印度裔扎根,接下来就有源源不断的印度裔拱进来。

2015 年,波音的印度裔 CEO 丹尼斯 · 米伦伯格上任后,就大量将软件开发和其他技术岗位外包给印度,并在公司内部大力提拔印度裔员工。

波音历史上第一位印度裔 CEO ——丹尼斯 · 米伦伯格

米伦伯格对外宣称的理由是使用印度人能降本增效,但另一个数据是:

在 2018 年至 2024 年,波音 737 系列飞机发生了一百多起质量事故,包括多起坠机事故,导致了数百人丧生。

其中,就包括 2024 年 12 月 29 日在韩国客机碰撞事故中遇难的 179 人。

据统计,2024 年的全球 35 起客机事故中,波音飞机占比高达 18 起。

波音对此非常纳闷,到底哪里出现问题了。

结果调查发现,飞机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飞机的软件设计缺陷。

而负责开发这些软件的,就是印度团队。

今年 6 月,一架从印度飞往英国的波音 787 客机坠毁 涉事飞机载有 242 人,仅 1 人生还

总之,印度裔高管很喜欢搞 " 圈子文化 ",一个印度裔高管升官,后面被提拔上来的,往往都是印度裔高管,很容易拉帮结派,形成圈子。

所以在 2024 年 8 月波音新任 CEO 凯利一上任,就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行动,直接裁掉了上万名印度员工。

随后,印度裔高管任人唯亲小圈子文化被媒体曝光,各大科技企业对此引起了重视,并开始有意识的裁撤印度裔高管。

比如马斯克搬到总部办公室的第一周,就开掉了整个高层管理团队,其中包括三位印度裔高管,还有印度裔的 CEO。

如今,整个美国的企业都开始大规模清理印度裔高管。

特朗普的 10 万美元门槛,很大程度上不是针对墨西哥人、或者是中国人,而是印度人。

据研究服务机构 exechange.com 统计,去年美国罗素 3000 指数企业离职的 191 名印度裔 CEO 中,有 74 名属于被解雇或被动离职,这是印度裔高管下台人数最多的一年。

所以现在的印度人可是愁坏了,怎么办?

遥远的东方大国,送来了春风。

今年 10 月,中国将正式开放 K 签证。

同中国现有的 12 类普通签证相比,K 签证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和停留期限上为签证持有人提供更多便利。

这一最新举措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际交流,让更多的国际友人来中国看一看,破除刻板认知。

但印度人却看到了商机和希望。

因为 K 字签证的申请条件实在是过于宽松——有理工科的本科学位即可申请。

据说印度新闻对中国 K 签证进行报道的视频,已经高达 40 多万的播放量。

不少印度网友跃跃欲试,尤其是软件、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在印度需求少,工资又不高,相反中国互联网大厂给的钱,还是相当可观的。

但这个现象也引起了国内不少人的关注,哪怕是知名爱国理论家沈逸教授,都提出了公开反对,而且用词极度难听。

2025 年 8 月,有媒体发出了一篇《印度人到中国占地盘,居然利用假结婚赖着不走》的深度调查报道。

报道引援了一个案例:

印度商人拉吉通过跨国婚姻获取居留权后,在 5 年内分批次引入 197 名同乡,逐步控制岳父家族企业。

2024 年其妻家 3 人接连 " 意外身亡 " ( 后查明为投毒 ) ,因子女未成年且遗嘱被篡改,价值 38 亿元资产实际由拉吉掌控。

该企业随后印度员工比例从 3% 激增至 61%,形成了 " 商业飞地 "。

你不要觉得这是夸张,美国的硅谷,就是前车之鉴。

印度人向来团结,喜欢搞圈子,如果一旦在一个企业扎根,很容易蚕食中国人的岗位。

而在另一头,中国现在完全不缺理工科的本科生。

中国不是美国,国内的本科毕业生不仅不 " 短缺 ",反而处于 " 过剩 " 状态。

黑龙江秋招会现场

如果放低标准,让大量没有真才实学的印度 " 假人才 " 来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势必会让国内的就业市场进一步承压。

在广州,已经有不少年轻人和居民反感,街头地铁出现了太多的非洲哥们。

他们是快活了,赞美中国了,但本地人却感到些许难受。

中国不是移民国家,而现在很多移民国家正深受移民所害。

典型的就是欧洲的法国、英国,每次打砸抢事件,每次带头闹事的,总有异色人种。

引入 " 高质量洋人 ",我想初心可能还是为了中国的发展。

既然是发展,那么本国人也应该享有平等的发展条件。

在留学生领域,他们已经享受了太多的便利——住双人间、单人间,有空调电视,处处都有绿色通道,甚至奖学金都高人一等。

我们都说中国是 " 礼仪之邦 ",我想,其中的含义既是主人尊重客人,也是客人尊重主人,更应该是——自己人尊重自己人!

作为对比,美国签证费涨价到 10 万美元,则是另一个思路:

美国绝不会在损害自己国民的情况下,去倒贴改造外国人。

就是当年给中国的庚子赔款,这钱也是清政府自己的,而不是美国人用自己纳税人的钱倒贴的。

前不久,日本也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外来移民活动。

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在今年 8 月,日本时任首相石破茂提出了一个 " 印度洋与非洲经济圈倡议 ",宣布日本向非洲提供 3.2 万亿日元政府开发援助,同时积极引入 5 万个印度人才。

消息一出,多个城市的市长电话被市民打爆,民众怒骂日本政府 " 卖国 "。

其实中国人并不排外,看到国际友人,我们大多数都是客客气气。

我们也允许外国人交中国女朋友,也允许贫困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享受一些优待。

但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

过于讨好老外,短期看可能会提升国际美誉度,但长远看,也会埋下祸根。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