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金寨不远,走进长三角的美丽深处

adminddos 2025-09-30 18:09:02 1
金寨不远,走进长三角的美丽深处摘要: ...

出了高铁金寨站,目之所及皆是群山连绵,闻到的是和贵州山区类似的清新空气。原来长三角还有这样的地方。

金寨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是长三角最西端的县城之一,再往西去,就是河南信阳和湖北黄冈。

但金寨一点也不远。从合肥乘高铁往西去,最快38分钟即可到达金寨。从南京乘高铁到金寨也只需要1小时40分钟,大概就是南京到上海的时空距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金寨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事实上,金寨还是不折不扣的茶旅天堂、“长三角最美后花园”、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心之所向尽是风光旖旎。

金寨茶叶,好在哪里

金寨位于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处,县域面积3919平方公里,为安徽之最。

这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县城,大别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贯穿金寨全境,境内群山起伏,河流纵横,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16座,主峰天堂寨海拔高度1729米。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金寨,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上山地地形,让金寨成为了适合茶叶生长的天然宝地。

在金寨县油坊店乡东南部,响洪甸水库上游的青山绿水间,藏着一座以茶闻名的“大别山第一茶村”——面冲村。在这里,18000亩山场连绵起伏,5860亩茶园层层叠叠,人均茶园面积达2.4亩。

面冲村。本文图片均来自金寨县政府网站

上世纪六十年代,面冲村的村民们便以种茶制茶为生。时至今日,茶产业已是面冲村的经济发展支柱与乡村振兴引擎,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周边600余户茶农人均增收超万元。小小的茶叶,真正成为了村民的“金叶子”。

金寨拥有颇为丰富的茶叶品种,比如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单片绿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贡茶时期,‌以“形似瓜子、汤色碧绿、兰香持久”著称,其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

还有‌金寨黄大茶,明代隆庆年间创制,以“叶大梗长、锅巴香浓郁”为特色。‌金寨翠眉外形纤细如眉,冲泡时芽头直立如笋,同样颇具特色。

金寨的茶叶,好在哪里?除了气候条件,金寨还从源头上保障茶叶的品质,同时实施“两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提升行动,规范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行为,确保每一片茶叶都符合高标准。“我们的黄大茶是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茶饮品牌的原料来源,一些爆款产品,比如‘晴山栖谷’,都包含了金寨的味道。”油坊店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种茶的季节性问题,也被当地彻底破解。过去,茶农往往只是“春茶一季忙”,夏秋季则比较闲。如今不一样了。

澎湃新闻(www.thepapper.cn)从金寨县获悉,当地自2020年起系统推广夏秋茶生产,目前全县近10万亩茶园用于夏秋茶生产,占比已达43.5%。预计今年年产量超1万吨,带动茶农户均增收2500元。有的茶农,夏秋茶的收入甚至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春茶。

茶旅,原来这么有意思

金寨的好茶,金寨的美景,并不想躲在深山里。

澎湃新闻注意到,以茶为媒融山水,金寨近年来以全域旅游思维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新项目不断涌现。9月9日,六安西茶谷观光码头在响洪甸水库畔正式开业,为面冲村与六安西茶谷主题公园开启了“茶旅+水旅”深度融合的新旅程。这座“水上新地标”占地15亩,总投资2000万元,86米岸线蜿蜒河畔,20个泊位可同时容纳游船、摩托艇。

六安西茶谷。

除了水上体验,由安徽省投资集团帮扶的“岸香·抹么茶”村咖馆也在近日投入运营。项目集品茗、休闲、体验于一体,堪称“中国最美茶谷”又一靓丽点缀。

西茶谷村咖。

而在六安瓜片非遗传承体验中心,传统制茶技艺的翻炒、揉捻间藏着千年匠心,游客还可以亲手参与制茶流程。

渐渐地,一些景区、展馆、打卡地、网红店串联起来了,游客除了可以品茶、玩耍、发呆的地方越来越多了,金寨的茶旅也越做越活了。

春山·柳遇民宿。

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金寨的主动作为,另一方面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自驾游的逐渐兴盛不无关系。

安徽润一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麻埠镇齐山村,总经理范文奇的创业经历几乎完整见证了金寨茶旅文化的崛起过程。

润一茶庄。

他在当地创业数十年,最早只是开茶厂,自产自销。“客人来喝茶、买茶,也会有吃饭和住宿的需求,所以在2014年左右,我开始配套建设住宿以及吃饭场地,政府也很支持,鼓励我们模仿国外的酒庄,做本土的特色茶庄。”范文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由于靠近齐头山蝙蝠洞,也就是六安瓜片的核心原产地,周边还有原生态的溪流,慕名自驾而来的游客市民越来越多。范文奇随后不断扩大农家乐和民宿的标准和体量,还搞起了研学体验等活动。

儿子范坤润从贵阳回乡发展后,又给范文奇的生意带来了新气象。就在他的茶叶店旁边,范坤润开了一家乡村咖啡馆,店里不仅咖啡飘香,还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多数饮品以六安瓜片为基底来调配,比如瓜片美式、瓜片拿铁,迅速成为新晋网红。“湖州安吉的村咖给了我很多启示,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做。”范坤润说。

范文奇家不断迭代发展的茶庄,正是金寨茶旅融合发展的缩影。

不断擦亮 “三色” 旅游底色

金寨文旅形象其实是非常立体的。

简单而言,金寨县拥有“红、绿、蓝”三色丰富旅游资源。“红”指的是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孕育了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绿”指的是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金寨拥有被誉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天堂寨景区,以云海、瀑布、奇松等自然景观著称,近年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蓝” 是指水利景观,拥有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利风景区等,以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色为特色,打造滨河步道、骑行路线等亲水项目和休闲景区。

顶层设计上,金寨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抓全域旅游促乡村振兴工作专班,下设5个专题小组,统筹推进全域旅游提升行动。

‌空间布局上,金寨围绕 “一寨一城一镇一村一谷” 五大片区,正在构建“核心牵引、全县联动、协调发展” 的区域性全域旅游格局。

持续创新,赋予了金寨文旅旺盛的生命力。澎湃新闻注意到,这几年,金寨县先后建成了汤家汇“十万剧场”、莲花山滑雪场、大别山航空飞行营地等项目,成功打造出红色演艺、冰雪运动、低空飞行等特色业态。

金寨美丽乡村。

精心设计“将军县里寻初心”红色研学线路和课程,金寨联动红色教育与茶事体验,年接待研学游客超210万人次,研学旅游成为金寨文旅的重要增长极。

红军广场。

金寨还活化利用县级文物建筑,打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古色、红色民宿,形成中国红岭公路民宿风景带和天堂寨民宿集聚区。利用列宁小学旧址建成的夏清·沧海桑田民宿,入选了首批“皖美金宿”。

今年7月,“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榜单”以及“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榜单”发布,金寨县荣登“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百强县”第58位。当下的金寨,正不断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忍不住再说一次,金寨真的不远。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