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夜读|鸡蛋是一种安慰

adminddos 2025-09-30 21:18:02 1
夜读|鸡蛋是一种安慰摘要: ...

我小时候脾气太倔,激得我爹动用家法,一顿狠揍。哭着睡过去再醒来,获得两个煮鸡蛋安慰,递到我手中时温度刚好。我猜,跟我爹揍完我后又心疼得偷偷掉的眼泪一样。

记忆中,鸡蛋有过颇为金贵的时期,是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佳品。吃法上,整只白煮尤其能彰显高规格。但即便作为重大慰问品,那两个煮鸡蛋还是过于温吞寡淡,味道上没有什么可以升华的余地。如果再挨顿揍,我倒很愿意我妈给我炒一道金钱蛋。

这道菜的来源不可考,在鸡蛋不富裕的时期也称不上太家常的菜。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各地湖南菜馆中的经典湘菜之一,吃过的人应该不少。做法倒也不难,鸡蛋煮熟剥壳,切片煎至两面金黄,加上青红辣椒、豆豉、蒜苗或者韭菜,一起炒。

成片的鸡蛋对于重口味的人来说,依然不太下饭,像是吃油炸点心。反而是热油把部分散掉的蛋黄炒得沙沙的,均匀包裹在青菜上,香得销魂,可以干掉大碗米饭。

有的餐馆为了保持卖相,不让蛋黄散得太厉害,会把鸡蛋冷藏剥壳,切片后高温快炸,或者直接裹上生粉。人们为了口吃的,不断钻研调整技术,想想还真是鼓舞人心。

我自己做这道菜时,总觉得无论是炸还是裹粉,都不如小火慢煎来得香,所以还是保留了传统手法,倒是在其他方面常常自我创新。

有次在广州朋友家抡勺,快要出锅时,看到旁边有洗好的翠绿薄荷,摘几片下去翻滚两轮,焦香和清香混合,意外很搭。数年后跟朋友再见,她说,你当年做的那道鸡蛋,真是令人念念不忘啊。

茴香上市的季节,我还试过用它替换其他配菜,同样是令人赞美的搭配。记忆中平淡无奇的鸡蛋,竟也能左右逢源,简直像个励志故事。

朋友有道拿手好菜,也是用鸡蛋当主角,叫赛螃蟹。蛋白蛋黄分开烹得嫩滑,加上蒸熟的鱼肉丝,以姜醋汁调和,味道鲜美堪比新鲜螃蟹。低配版可以不加鱼肉丝。总之只要有姜醋汁坐镇,鸡蛋就能风格大变。

我妈有个更低配的版本。她有好几个精心打理的陈年泡菜坛子,泡菜水清透香醇。几颗鸡蛋打入碗中,加两三勺泡菜水,用筷子搅均匀,快速在热好油的锅中翻炒成糊糊。此时的鸡蛋形如温柔蟹粉,入口却是令人为之一振的酸爽和微辣。经历了漫长封存的泡菜水,在鸡蛋的加持下,简直有种重见天日的雀跃。浇在米饭上,我就能雀跃地扫光它们。

我复刻了我妈的泡菜坛子后,也做过这道菜。但因为泡菜水年头不够,或许又因为用的是玻璃罐而不是瓦坛,风味欠太多。上次约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最后做这道菜时,锅的温度过高,鸡蛋很快就凝固成块。端上桌时,我简直像是犯下大错的小学生。朋友们不了解这道菜原本的品相,非常从容地干掉了它。

可能除了当年那个挨过揍的小孩,没有人会想到苛责鸡蛋。

毕竟它已经是相当包容、可靠的食材。像我这种人菜瘾大的野生厨子,能用它稍微摆弄出几道菜;碰上高人,一颗普通鸡蛋也会变成米其林餐厅里矜贵的Oeufs En Cocotte(法式烤蛋盅)。港剧中有句经典台词说:做我哋呢行,最紧要稳阵(做我们这一行,最重要的是稳妥),简直可以拿来当鸡蛋的宣言。

这样想想,鸡蛋本身就是一种安慰。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