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9日9时至30日14时,地球出现12小时小磁暴和3小时大磁暴,全球地磁活动指数Kp最大达到7.33。


风云三号E星的天基地磁探测数据显示,中低纬度区域的Dst指数一度下探到超过-100nT。
有趣的是,此次地磁活动之前并没有明显的太阳爆发活动出现,而冕洞的面积也不是很大。不过从最终地球出现磁暴的结果来判断,背后推手可能就是冕洞高速太阳风,甚至不排除发生了隐形日冕物质抛射,以及这两种过程共同作用的情况。

△GOES-19卫星太阳极紫外波段监测影像

△羲和号太阳活动区监测影像
还有一个更加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目前处在秋分节气之后不久,这个时间点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平面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存在一个夹角,而随着地球的公转运动,当到达春、秋分两个时间点前后时,这个夹角会变得最小。这个时候,是地球最“脆弱”,最容易受太阳磁场的影响,所以,前端上游的太阳有点风吹草动,下游的地球就会有所反应。
也正是在如此天时地利的条件共同作用下,不少人再次幸运的追光成功。

△ 网友@星空Watchman拍摄于黑龙江佳木斯

△网友 @星空Watchman拍摄于黑龙江佳木斯
很多网友好奇“今年还有没有机会看到极光”,今年已进入第四季度了,但相信在我国看到极光依旧有较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