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火 11 天,景德镇鸡排哥痛并快乐着。
今天鸡排哥的老顾客,曝光了三年前 " 没班味版 " 的鸡排哥,再对比前两天累到痛失 " 情绪价值 " 的鸡排哥,打工人狠狠共情:这赚得真是辛苦钱。

好在经过两天修整鸡排哥满血复活,情绪价值再次拉满,摊位依旧被围得水泄不通,排队两三小时都是常态。

社交平台上鸡排哥的热搜就没停过,从胳膊上的烫伤疤,到有几处房产都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其流量排面也达到顶峰,不仅抖音账号 11 天暴涨 74.5 万,更有不少官媒为他打 call,成了名副其实的 " 全民顶流 "。

鸡排哥还实现了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不仅带火了 " 鸡排世家 ",连旁边的鸡蛋饼哥和正新鸡排都被喂得饱饱的,其中最大的赢家当属景德镇。
鸡排哥的走红吸引了近 4 亿流量,# 景德镇烟火气 # 等话题进入抖音热榜,带动 " 景德镇陶瓷 " 搜索量激增 400%。国庆期间,景德镇酒店入住量同比增长 30%,文旅预订量上涨 10%,大量游客专程前往打卡。

接住鸡排哥的泼天富贵,只是景德镇 " 文旅致富 " 的冰山一角。

鸡排哥的泼天流量,
被景德镇推上巅峰
今天一早 # 女生回应 3 年前预测鸡排哥成顶流 # 的关键词登上热搜,一时间鸡排哥 2022 年炸鸡排的视频再次爆火全网。

早在 3 年前,鸡排哥就已经是景德镇的小网红。当时他的主业并非炸鸡排,为了赚钱他卖过鸡蛋饼和肉夹馍,靠着幽默的口才和低价,鸡排哥在当地有很多忠实粉丝。
有媒体报道,当年吃过鸡排哥鸡蛋饼的学生,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回老家还会再次光顾,这也是为什么鸡排哥给摊子起名 " 回头客 " 的原因。

靠着一波波学生们的追捧,鸡排哥也成了小网红,每逢假期的人流不比现在少。
表面看,鸡排哥从普通路边摊老板到有百万粉丝的网红仅用了几天时间,但跃龙门之前鸡排哥已经在商海浮沉了 9 年,今年全国范围内出圈,多亏了两双推手。
第一双推手是反差感引爆的社会流量。
鸡排哥第一次出圈是网友发布了一条 " 差点被鸡排哥拒单 " 的视频,视频中鸡排哥反差感拉满。

明明是 " 土味路边摊 " 却像个行走的爆梗制造机,鸡排哥一边有条不紊的炸鸡排一边安慰顾客。
" 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 "" 鸡排免费,塑料袋 6 块,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那么我将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 "" 做完这个做这个 " 等不重样的热梗,让网友自发将其封为 " 鸡排主理人 "。

明明是低成本的小本买卖,却敢给用户 " 立规矩 ",他有几个原则:学生便宜 1 元,下午四点半后不接散客,鸡排袋子必须敞开以提高效率。

这些原则看似反人性,背后却透着真诚。不管是与学生的约定,还是主动让利的行为,再加上卖鸡排时和顾客互动,都让人感受到真诚。就像网友说得:6 元的鸡排,给出了 60 元的服务,600 元的情绪价值。
鸡排哥也很机智,在 9 月 23 日开通了抖音账号,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在算法放大下迅速出圈,粉丝在短短 7 天内飙升至 47 万。
第二双推手,则是景德镇文旅部门的快速反应。他们邀请鸡排哥当 " 文旅推介官 " ,让这场流量盛宴发挥乘数效应。
鸡排哥在颁证座谈会上一句 " 严控食品安全,不辜负游客 ",被网友调侃 "6 块鸡排讲出 6 亿气魄 ",成了景德镇最接地气的宣传语。

景德镇文旅还成立了 " 鸡排哥专组 ",不仅有城管负责维持秩序,还专门协调出靠近景区的固定经营区域,就连卫生问题都包了。
至此鸡排哥的热度达到一个新高度,由于来买鸡排的人实在太多,鸡排哥不得不搞起了领号限购,甚至催生了代排服务。
为此,鸡排哥不惜动用整个鸡排世家出来迎战,隔两三天摊位就会自动解锁新人物,鸡排哥也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话题。

昔日躺平小镇,
爆改网红界 MCN
在大家印象里景德镇与泥、火相关,匠人干的是苦活累活,城市标签也是手工、传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业陶瓷狠狠冲击了景德镇的手工陶瓷业,很多陶瓷从业者都被迫转行。

鸡排哥曾经也是陶瓷从业者,赶上这波失业潮他才被迫转型去学厨师,学成归来后为了快速拿到钱才进入小吃行业。

景德镇能迅速出手捧红鸡排哥,原因无他唯手熟尔。
在工业瓷的挤压下景德镇也被迫转型,这些年早已经练就了一身 " 造星大法 ",捧红了无数顶流,堪称网红届 MCN。
1. 最吸金顶流,从破产工厂到文创天堂
景德镇从手工业城市向旅游小镇转型的第一步,就是托举当地的文创天堂——陶溪川。

" 无文创,不景点 " 已经成了很多景区的共识,毕竟文创是除了门票最好赚钱产品。而景德镇的陶溪川,则是一个巨大的文创天堂,有 1500 多个摊位。
在十几年前,陶溪川还是景德镇宇宙瓷厂,厂区破败周边就是污水横流的棚户区作坊,当时工厂濒临破产,账上只有二十几万,推倒干房地产来钱最快。
好在当时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做了一场豪赌:建一个文创街区。

2013 年陶溪川开始动工,自此文旅成了景德镇的 KPI 之一,建成后为了吸引大家来这创业,陶溪川园区内摊位是免费的,谁的生意好政府还会帮忙带货,帮你在中心展厅开个门店。
如今陶溪川已经成了景德镇必逛景点之一,游客来这既能参加文创集市,进货式旅游,还能打卡拍文艺大片。

除了线下,陶溪川还抓住直播卖货东风,从直播基地卖出的陶瓷产品,占了全国陶瓷电商交易的八成。直播基地日均商品交易额高达 1145 万元,算是有名又有钱的顶流。
2. 最懂年轻人的顶流,再造一个义乌
别看景德镇只是一个四线城市,近两年出圈程度非常高,在社交媒体上被贴上很多标签。
最佛系的城市、线下拼多多、进货式旅游等,每个标签都让年轻人十分上头。
2023 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 " 无语菩萨 " 火遍全网,被网友玩成了各种表情包,景德镇一夜之间成了无数佛系青年的朝圣地。景德镇自己也抓住这波流量,不仅官方带头玩梗和喜茶联名,还做了周边文创和数字藏品。

即使到现在,还有无数年轻人把跟无语佛打卡合影,当成潮流。
除此之外,景德镇这两年还从瓷器之都变身为 " 手串之都 ",在超级性价比的吸引下,无数年轻人跑到景德镇开启 " 进货式旅游 "。没有人能空着手离开景德镇,已经从玩梗变成现实。

很多人都以为,去景德镇进货是网友跟风,其实背后少不了官方助力。
比如陶博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成了 " 瓷器版义乌 ",为了吸引流量,早在两年前的春节,陶博城就免费送鸡缸杯,这个活动最多一天吸引了两三万人,到现在已经送出十几万个。

这也成了小红书上景德镇的必打卡点——离开景德镇前,去陶博城领个免费的鸡缸杯,买一堆伴手礼完美收尾。
深谙造星大法的景德镇从来都不缺流量。数据显示,2024 年,景德镇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突破 6000 万人次,跟张家界一个水平,一年旅游总收入更是高达 753 亿元。

爆火的景德镇,
藏着老城翻红的密码
很多人都知道鸡排哥被围观的本质,根本不在于他的鸡排有多好吃,而在于流量究竟选中了谁。
但鸡排哥比之前爆火的拉面哥、8 元饺子管饱的阿姨等草根网红更幸运,那就是景德镇在短短 48 小时内,就将其变成了城市名片,不仅降低了鸡排哥塌房的风险,也留住了一个文旅金字招牌。

如果说无语佛爆火是意外,那从无语佛到 " 线下拼多多 " 再到如今的鸡排哥,景德镇总能精准出圈靠的绝非运气,而是每一步都踩到情绪风口上。
景德镇文旅局之所以敢给鸡排哥背书,是因为鸡排哥踩中了打工人的 " 情绪爽点 "。
鸡排哥最吸引的地方,除了 " 脱口秀式卖货 " 的口才,更多的是其对用户足够真诚。

对顾客,他用幽默的方式安抚他们久等的焦虑;对产品,他更是直言 " 不炸到位不原谅自己 ";对学生的承诺和降价,更是打动所有人。
哪怕他慢一点土一点也没关系,把人情味拉满就是鸡排哥的 " 商业秘诀 "。
尤其是最近预制菜风波不断,对顾客来说真诚、用心、有人情味的服务更难能可贵,即便 " 鸡排哥 " 会昙花一现,也给景德镇留下了文旅正面案例。
近两年追求刺激和质价比的年轻人,在景德镇挖掘出 " 垃圾堆寻宝 " 玩法,他们热衷于去各大陶瓷厂和工作室附近的垃圾堆开盲盒,只要找到一些相对完整的产品,就能在社交平台上收获无数羡慕目光。

景德镇一些工厂和工作室,观察到游客对这个玩法的兴奋点,会直接将瑕疵品摆放在门口,供过往的游客们免费挑选,直接让游客的体验感超预期。

景德镇作为一个老城能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天堂,最关键的一环是踩准了 " 景漂 " 的情绪风口。
一座城市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年轻人的创造力。景德镇从手工业老城,向网红城市逆袭,最关键的一步棋就是搞定了年轻人。
与北漂、沪漂的身上的精致牛马感不同,互联网上关于景漂的故事,总是充满松弛感。

在社交平台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厌倦了大城市的 " 打打杀杀 ",来景德镇花几百元租一间简单的房子,在当地创业当陶瓷主理人,梦想和面包兼得。
为了抓住年轻人这种情绪,景德镇官方也下了狠功夫:节假日游玩可以去机关食堂吃饭;政府大院还能免费停车;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 5000 元免息贷款;这里 500 元能租一间 30 平方米的居室。
其中有个细节很突出,过去景德镇摊位上的瓷器,都有不许拍照的牌子,显得距离感十足,这其实是为了保护原创的无奈之举。

为此,当地在创业手艺人最集中的陶溪川文创街区,设立版权服务中心和快速维权窗口,提供免费咨询、申报、维权等闭环式服务,现在已颁发 6.3 万张版权证书。
这些福利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扎堆到江西景德镇就业、创业。仅在景德镇陶溪川,就有 2 万多名 " 景漂 ",他们带动了近 3000 个创业公司,
过去 10 年,景德镇人口呈净流入态势,新增人口 13.6 万,其中八成是年轻人,常年在此创业的超五成是 "90 后 ",一半以上来自省外乃至国外。
把传统产业融入情绪风口,老特产也能成为新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