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家长称孩子用花呗支付游戏消费花了7万元,支付宝客服:用户本人要管好密码

adminddos 2025-10-04 19:37:03 1
家长称孩子用花呗支付游戏消费花了7万元,支付宝客服:用户本人要管好密码摘要: ...

近日,来自天津的曹先生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今年9月19日,他发现自己的花呗账单有约7.4万元的支出。

曹先生称,经了解,是他13岁的儿子,在抖音购买了约3万元的游戏装备,在抖音直播间里打赏了4099元。此外,还通过支付宝转账的方式向游戏“代练”转账近4万元。在而这三笔支出,均是通过密码用花呗支付的。

他介绍,经过和抖音平台协商,平台已退回直播打赏的钱,也将继续协调处理购买装备的3万元。

“一个小孩,花呗的钱怎么就直接刷出去了。”曹先生很困惑。9月30日上午,支付宝客服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支付宝只是支付平台,通过密码、指纹或是其他校验支付,属于正常交易,“无论使用者是谁,肯定不能将密码告知他人,这还是需要家长一定管控。” 客服建议,用户本人可设置支付宝的解锁装置,修改支付密码,避免再出现此类情况。

10月4日下午,抖音商城投诉总部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订单问题确认处理,只能和消费者本人进行沟通,会联系消费者和他解答一些相关的情况。”

针对曹先生所称儿子在抖音上找“代练”,并在其他平台交易转账一事,工作人员回应:“平台本身不允许线下进行交易,脱离平台的交易建议报警。”

曹先生儿子在抖音打赏直播与购买游戏装备的部分订单。受访者供图

13岁男孩用花呗花了7万元

近日,曹先生告诉澎湃新闻,今年9月19日,他发现他的花呗账单不太对劲,七八月份,无故支出了约7.4万元。一开始,他以为账号被盗了。这些费用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在抖音的商店里购买的游戏装备,有数百个订单,大约支出了3万元;二是向多个支付宝账号转账近4万元;三是在抖音平台的直播打赏4099元。

曹先生称,暑假期间,这部手机都是他儿子在用。经过了解得知,儿子在暑假玩游戏“和平精英”,除了在抖音上多次购买游戏装备,还在抖音平台的游戏直播间里打赏主播。此外,他还在抖音上结识了游戏“代练”玩家,加了QQ号后,通过对方提供的支付宝账号等转账了近4万元。

“我不明白一个未成年小孩,花呗的钱怎么就直接刷出去了。”曹先生感到困惑,为了防止儿子用手机消费,暑假刚开始,他就提前把这部手机中各类软件都解绑了银行卡,但却未料到儿子仍能通过花呗支付。

曹先生问儿子如何使用花呗支付的,其说法是偷偷记下了密码,用密码支付。

在多次查看了儿子的QQ号聊天记录后,曹先生发现,有些所谓的“代练”会暗示儿子,其买东西缺钱,向儿子借钱。有一次,对方称“你直接点个大单,我换个平板带你”“你能不能借我1779让我先买个pro”。

记者通过支付宝转账测试发现,如果转账给个人账户,则无法使用花呗支付,而如果转账给“商家”则可以使用花呗。根据曹先生提供的其中一名“代练”的支付宝账号,记者发现,向其转账时,可以使用花呗。

曹先生儿子向游戏“带练”下单转账的部分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

支付宝:通过密码、指纹等支付属正常交易

近日,澎湃新闻在抖音商城随机找了一家售卖游戏装备的商家,尝试下单支付时发现,支付可选支付宝、微信支付、抖音支付、抖音月付四种方式进行。支付前,页面显示,“此类商品仅允许18周岁以上用户购买”,需填写身份证号验证,且还需提供手机号,否则无法交易。在进入支付宝支付页面后,可选储蓄卡、余额或花呗等方式,首次使用花呗时需人脸识别,已开通花呗的账号,支付输入密码即可。

对于儿子在抖音上花费的部分,曹先生曾致电抖音商城服务热线。曹先生称,抖音已于9月20日退还4099元的直播打赏,会协调处理购买装备的3万元。

对于向“陪玩”转账部分,曹先生称,支付宝客服提供了举报渠道。9月20日,他举报了儿子转账的多个账号。当晚,他收到的举报结果显示,支付宝已依据平台规则,将对方账户进行功能限制并发送警告通知。此外,他计划走法律程序。

9月30日上午,支付宝客服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支付宝只是支付平台,通过支付宝的支付密码、指纹或是其他校验支付,属于正常交易。如果涉及到退款,需要联系商家。支付宝也可以协助反馈。

支付宝是否核实使用者为未成年人?该客服人员称,“无论使用者是谁,肯定不能将密码告知他人,这还是需要家长一定管控。”客服建议,用户本人可以设置支付宝解锁装置,并修改支付密码,避免再出现此类问题。

10月4日下午,抖音商城投诉总部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订单问题确认处理,只能和消费者本人进行沟通,会联系消费者和他解答一些相关的情况。”

针对曹先生所称儿子在抖音上找“代练”,并在其他平台交易转账一事,工作人员回应:“平台本身不允许线下进行交易,脱离平台的交易建议报警。”

律师:监护人有权追回款项,但也存在明显过错

9月30日,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告诉澎湃新闻,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充值、直播打赏、购买装备等民事行为方面,均适用《民法典》。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这些钱真是曹先生儿子花出去的,13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其实施的上述行为需与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或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则有效。若监护人拒绝追认,这些民事行为应属无效,当事人有权追回款项。

此外,邢鑫也认为,曹先生作为法定监护人也存在明显过错。他未妥善保管支付密码,导致未成年人能完成支付,因此需承担一定责任;若相关平台在整个过程中未履行合理的审查义务,同样需承担相应责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