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抖音账号“凌峰大哥”发布了一则背景音为经典歌曲《卡萨布兰卡》的短视频。
在视频中,中国歌手凌峰、美国歌手贝蒂·希金斯,两位“80后”歌手在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台前幕后相互搀扶、彼此致意,留下一段珍贵的影像。
到10月4日,这则短视频的点赞量就已经超过2.6万。
1945年,凌峰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4岁时跟随父亲迁往台湾,从小在台北的眷村长大。从1987年到2016年,凌峰一直不停记录祖国大陆人、事、物的变迁。此次在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倾情演唱的歌曲《吾爱吾国》收录于凌峰的专辑,由其好友、台湾歌手陈彼得作词作曲,抒发对大陆故乡的思念和憧憬。

美国歌手贝蒂·希金斯因经典歌曲《卡萨布兰卡》原唱闻名于世。此次能够出现在晚会现场演唱经典歌曲,很多网友点赞晚会“居然把《卡萨布兰卡》原唱请来了”,“《卡萨布兰卡》真经典”。

国庆中秋假期前的9月28日,两位“80后”老人同台为观众带来经典歌曲;国庆中秋假期里,两位“80后”老人相互搀扶、彼此致意的温馨场景持续在网络上热传,令众多网友感动不已。
音乐家们出生背景不同、成长经历各异,但音乐可以跨越民族、语言、文化、时空,成为凝聚人类共同情感的精神纽带、彼此共情。
旋律深处,两首经典老歌在新一代观众中引发共鸣,而场内场外,两位“80后”的歌声与致意交织,民心相通友谊之歌的佳话也在动人的旋律中悠然传递。
早在9月28日晚会举行当天深夜,“北平锋”即在评论《“湾区升明月”,经典如约而至》中说,“在抗战胜利80年、台湾光复80年的特殊节点,80岁的凌峰与80岁贝蒂・希金斯登台献唱,以歌声诠释‘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爱’。冥冥之中的四个“80”,成为晚会的突出亮点和符号。歌者人生历程与民族命运、世界变迁紧密相连,唱响了两岸一家的共同心声以及世界友爱共融的美好祝愿,唱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
爱国歌曲《吾爱吾国》与爱情歌曲《卡萨布兰卡》主题不同、表达各异,但都能成为经典,原因何在?
原因无他,“情动于中,歌以咏之”。一首歌曲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不在于表达何种情感,爱情、亲情如此,爱国情亦然,关键在于“情感”充沛其间,真正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有人内心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人类才有歌唱的意愿,才有可能成就经典。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吾爱吾国》与《卡萨布兰卡》都表达了“爱”这个主题,两位“80后”在情感层面彼此会意、交融。
10月4日晚,“北平锋”在《台湾人的家国情怀和中国认同正在复苏》一文中再度提及凌峰:如果说台湾网红“馆长”的直播是现实层面对“中国人”身份认同的再激活,9月28日年已80岁的凌峰先生在澳门“湾区升明月”晚会上演唱《吾爱吾国》,则是从文化与情感层面深化了这种认同。这首被尘封40余年的歌曲,歌词里“如果有轮回,我情愿投生,再回到中国”的滚烫情感,经凌峰老艺术家沙哑却真诚的嗓音唱出,瞬间击中了两岸同胞的中国心。歌曲结束后,他一句“中国人必然要有家国情怀,对不对”,没有激昂的口号,却像长辈谈心般穿透人心。有台湾网友边听边流泪,说这不是歌声,而是跨越海峡的思念,这是凌峰老先生对祖国的深情告白,也是每一名台湾同胞发自内心的真诚呐喊。

凌峰对中国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一种对祖国的深情告白;“北平锋”对凌峰的激赞,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是向一位爱国者的致敬。
爱国情不仅在宏大叙事里,也在一句句歌声中。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港澳台新闻部总监)

设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