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生肖虎全年运势分析:在线测算易经八卦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发现夜上海|璀璨之外,万千“夜”态还有哪些值得期待?

adminddos 2025-10-06 08:59:03 1
生肖虎全年运势分析:在线测算易经八卦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发现夜上海|璀璨之外,万千“夜”态还有哪些值得期待?摘要: ...

2025年10月1日晚,游客在上海市黄浦区外滩滨江步道上用手机拍摄夜景。视觉中国 图

从盛夏到初秋,上海夜未央。

2025年,在“上海之夏” 国际消费季的带动下,上海各商圈和夜间经济人气聚集地陆续推出“延时打烊”等措施,释放夜间消费潜力。在政策的激励下,上海培育引进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夜间消费新场景,打造24小时夜上海消费新地标。

近期,澎湃新闻记者走访南京路步行街、西岸梦中心、首尔夜市、吴江路-丰盛里等风格各异的上海夜间经济聚集地。我们试图回答:上海夜间经济的特色在哪里?延时打烊,上海向深夜要什么?万千“夜”态,夜经济发展还有哪些值得期待?

2025年10月3日,国庆中秋长假,上海持续晴好天气 ,各大标志性景点和商圈都迎来了“人从众”模式。视觉中国 图

上海夜间经济特色在哪里?

“上海晚上有什么好玩?”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在上海生活了20年的李先生坦言,“一下子还真没想到脱口而出的答案。”

他说,20年前他还在上海读大学,那时候“小龙虾一条街”“酒吧一条街”非常盛行,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消费习惯改变了,说起上海夜间经济的特色,反而难以概括。

2025年7月26日晚,经上海市商业联合会推荐,上海发布首批5个“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和5个“夜生活好去处”。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地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上海已形成或正在培育的夜间经济多元特色。

比如,首批“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包括:以“石库门+漫步式夜生活”为特色,汇聚多国料理、艺术展览、主题酒吧与音乐节庆的新天地-太平湖区域;以“时尚消费+烟火食光”为特色,路易号巨轮火爆出圈,打造“静安夜航”的吴江路-丰盛里区域;以“水岸多元业态”为特色,打造“艺术+空间+消费”滨水休闲集聚区的西岸梦中心区域;以“浦江夜景”为特色,联动浦东美术馆、东方明珠、海洋水族馆等购物旅游休闲场所的陆家嘴富都滨江-正大区域;以“东方美学”为特色,“传统与现代交融、商业与文化共生”的豫园区域。

首批“夜生活好去处”也各有特点,包括:引入“餐饮+现场演出+摩天轮”复合业态,整体营业至凌晨2点的静安大悦城“夜食天台”;以全业态夜生活体验为核心,集国际风尚购物、环球特色美食、沉浸式文化娱乐、常态化人气活动于一体的普陀“环球不夜港”;以“夜间文化社交聚场”为核心,构建多维夜生活矩阵的杨浦“活力大学路”;打造沉浸式、场景化文化消费体验中心的闵行“首尔夜市”;以上生新所为核心,融合“文化体验+美食消费+夜间社交”的长宁“上生·夜未央”。

“我觉得上海夜间经济不是没有特色,而是更多元,选择更多了。这10个地方每一个我都去过,都很有意思。有些不在榜单上的,也同样可圈可点。”在上海土生土长的翁女士说道。

2025年10月1日,上海豫园,游客在拍照打卡。视觉中国 图

延时打烊,上海向深夜要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留意到,商家延时打烊,大多集中在节假日以及跨年等大客流时期。有些是商家根据运营需求自行调整,有些则是响应政府号召集中推出。自2020年首次推出上海夜生活节以来,每年6月至10月国庆假期期间,上海各商圈都有商家延时打烊。

今年,在政策带动下,上海多个商圈延长营业时间,共同打造“上海不夜城”。比如,浦东新区陆家嘴富都滨江休闲街延时营业,10余家各国特色餐饮、酒吧延长营业时间至24时;豫园区域,豫园商城“校场集市”营业至每日24时;静安大悦城利用摩天轮+超大屋顶露台+热门夜宵餐饮,打造营业至凌晨2点的“夜经济新品牌”;长宁区上生·新所7x24小时开放街区……

8月的夏夜,西岸梦中心的年轻人。 澎湃新闻实习记者 张云鹏 摄

“促进消费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商圈有夜间经济市场需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商家延时打烊,集中在服务行业。对于夜游外滩的游客来说,“夜上海”不应该只是灯光和建筑的美轮美奂,夜经济同样不可或缺。如果游客半夜走累了没地方歇脚,不能喝杯冷饮、吃点宵夜,体验感势必打折。而西岸梦中心的延时打烊,虽然面对的主要人群是年轻人,但同样的,延时是建立在吹吹风、看完剧的基础上,使市场看到了延时的需求。

在许多人看来,海底捞在上市之初,已打响“年轻人的深夜食堂”的品牌,多个门店通宵营业。而在海底捞自身看来,延长营业时间完善服务远远不够,还要有足够吸引食客的新品、新场景,让大家愿意来。

比如,今年,海底捞与《时光代理人》开启了梦幻联动,在门店推出主题套餐。海底捞上海静安大悦城店更化身二次元主题“痛店”,为粉丝带来沉浸式“入夜食光”。“自门店打造夜宵主题后,晚间8点半至10点半的夜宵时段客流量有明显增长,生意提升约15%。”上海夜宵主题店海底捞北京西路店刘店长表示,夜宵时段的顾客以年轻人为主,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多为二至三人结伴消费。“夜宵顾客的需求不局限于餐饮本身,更注重社交互动与微醺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文博活动也受到市民游客欢迎。数据显示,7月以来,关键词“博物馆夜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月增长近200%。例如,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闭展前最后一周,开启“不眠夜”模式邀请观众一同参与“7×24小时不闭馆”的观展体验。

为充分释放夜间潜力,9月5日至10月26日期间,浦东美术馆每日开放时间延长为10:00至23:00,并推出深夜特惠票。刚刚过去的10月1日,该馆迎来了今年第100万名幸运观众。同样在国庆假期,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馆也实行了延时开放。其中自然博物馆10月1日延时开放至晚10点,10月2日至7日延时开放至晚9点;天文馆延时开放至晚上8点,闭馆后还将开展“邂逅星空”公益观月和特色观星等活动。

夜晚的热度还在江边体现。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上海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70%,“黄浦江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65%,“外滩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52%。

延时打烊,上海不仅向深夜借一分热闹、一分精彩,更要延伸夜经济的多种可能,打造全新的商业样本。

2025年5月17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第一食品商店内,市民购物消费热情高。

上海夜间经济发展有哪些值得期待?

培育、打造上海夜间经济,已成为上海促进经济发展重点板块。

2021年6月5日晚,“2021上海夜生活节”(简称“六六夜生活节”)启动。此后每一年,上海均发布夜间生活指数、推荐夜生活地标、公布夜经济造梦师、选拔夜间经济首席执行官等,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夜间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夜间经济标识度、集聚度和影响力,2025年7月,上海升级推出支持夜间经济人气地标发展的10项举措。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经过长期调研,今年10项举措中新增了4项,包括丰富夜间街区演艺活动、优化夜间活动报批报备、打造夜间观赛“第二现场”、 支持推出夜间定制旅游巴士线路。此外,着重优化释放“外摆经济”活力,拓展优化“外摆位”开放区域,支持在重要促消费节庆期间推出临时“外摆位”。“我们的原则是做到应摆尽摆。”刘敏说道。

2025年9月30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市民游客在拍摄烟花秀。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不过,采访中,澎湃新闻记者也收集到部分反馈称,政策的落地与设想有偏差。比如,不少商户表示,外摆的申请,有的要找街道办事处、有的是通过街区管委会统一申报,“光搞清楚在哪里申报、怎么申报就不太清楚。也很多是周末才能外摆,相对还是没有放得很宽。”

也有市民提到,家门口的夜市虽然烟火气十足,部分小吃种类仍比较同质化,如果能多挖掘些本土特色或增加互动体验会更吸引人反复打卡。

市民、游客和商户的更多期望,也在陆续得到响应。

今年8月,上海召开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座谈会,强调加强商旅文体展联动,释放夜间消费潜力的同时,创新夜间消费新场景,打造24小时夜上海消费新地标。会议还特别提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夜间经济发展,作为上海的闪亮名片,夜间经济还具有很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空间。持续提升夜间经济能级,需要政府和市场形成合力。

另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上海将持续推出数百项涵盖都市漫游、文博艺游、欢购热游、国风潮游、郊野趣游五大主题的文旅活动,推动夜经济与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让市民、游客在“全城开花、遍地是景、处处可赏”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人民城市的温度与活力。

“换句话说,上海夜间经济的发展,既要顺应市场需求,又要考量不同区域特色、成本投入等,综合施策,激发活力,形成常态。”劳帼龄认为,夜间经济的发展,同样可以利用数字化转型助力。

采访中,不少商户也表示,不仅仅是延时闭店,该举措还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夜间销售情况,探索长效机制,做好夜间经济增量。

上海夜经济的未来,绝非简单“延长营业时间”,而是构建“全时段、全场景、全人群”的活力生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