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小雪出生八字:测算塔罗占卜www.jixiangqiming.vip:-蜗牛的回忆,何以能让观众从“致郁”到“治愈”

adminddos 2025-10-06 09:55:02 1
小雪出生八字:测算塔罗占卜www.jixiangqiming.vip:-蜗牛的回忆,何以能让观众从“致郁”到“治愈”摘要: ...

《蜗牛回忆录》(Memoir of a Snail)的影院海报善意提醒,这是一部成人动画——的确如此,看官倒不必想多了,说其成人,是指向成人世界会有的种种压抑、困顿、事与愿违和委屈,这部动画片大部分可以称之为“致郁系”,最后才会给予你“治愈系”的安慰。

动画出自澳大利亚最著名的黏土动画导演亚当·艾略特(Adam Elliot)手笔,他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而他的长篇代表作《玛丽和麦克斯》(Mary and Max)在动画迷心目中有相当高的地位,豆瓣评分高达9.0。

《蜗牛回忆录》基本上可以看作《玛丽和麦克斯》的延续作品,除了风格依旧是“审丑”和“泥浆色”以及大量怪诞细节,主题也关乎遗憾、碎裂和修补,当然还有艰难的爱。

作为软体动物研究者的女儿,格蕾丝从小热爱蜗牛、和她的孪生弟弟。但她从小就像蜗牛一样面临种种危险和破碎:母亲因为难产死掉,父亲车祸截瘫不能从事动画制作和小丑这两个有趣的职业、最后也因为酗酒和睡眠窒息症而去世,格蕾丝天生兔唇所以在校被霸凌,弟弟吉尔伯特拼命捍卫她,但最后两人因为成为孤儿而被分送到澳大利亚东西两地,中间横亘着儿童无法穿越的大沙漠。

故事至此,我们就可以完全理解为什么格蕾丝想要像蜗牛一样卷进自己的壳不出来面对那样糟糕的世界了。之后发生的事情还要糟糕无数倍,吉尔伯特在寄养农场的被奴役和精神控制,格蕾丝遇上的变态丈夫,弟弟的死讯加上唯一朋友的老死……如此种种,令蜗牛壳充满裂纹,而格蕾丝竭力修补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在把这个壳弄得更难以走出——蜗牛的壳没有想像的那么坚硬,对于你要抵御的外力;也没有那么脆弱,对于想从内部摆脱它的人而言。

事实上,蜗牛壳就是最小程度的囚室的隐喻,相对于弟弟吉尔伯特在邪教农场的肉身被囚,格蕾丝的困境则在心之囚。而动画里营造的堪培拉乃至整个澳洲大陆的场景设定,则是一个巨大监狱的形象。歪歪扭扭、灰灰蒙蒙的居住区让我们看到东亚人民向往的澳大利亚光鲜亮丽背后灰暗的一面,也像极了它至今仍有的殖民宗主国英国的负面存在,即使是格蕾丝寄养的中产家庭,外观也跟一个简陋的集中营建筑无异,这一切和我们熟悉的主流动画片的造梦的、乌托邦式环境完全相反。

不要忘记,在二十世纪之前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巨大囚狱的存在:自1787年,“一座未曾探索的大陆即将成为一座巨牢。这座牢狱周围的空间,囚于其中的空气和大海,以及整个透明的南太平洋迷宫,都即将成为一道厚达14000英里的牢墙。”——罗伯特·休斯的非虚构写作经典《致命的海滩——澳大利亚流犯流放史:1787-1868》一开头就告诉我们,监狱的气场、道德保守氛围、流放犯的野蛮等等至今也依然是阳光海滩的澳大利亚上空徘徊的幽灵,至少亚当·艾略特和罗伯特·休斯、也许还加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这些“孤寂大陆上的陌生人”都会这么认为。

于是我们看到电影里,就算是堪培拉新国会大楼在一个埃菲尔铁塔的幻影对比中也变得奇丑无比像一个监狱中的瞭望塔,吉尔伯特的“兄弟”们的造型直接就是穿着囚衣戴着名牌的囚犯,而所谓的养父母无异于纳粹集中营的管理者,伪善且变态,他们对有同性恋倾向的吉尔伯特与Ben的迫害,也是导演对澳大利亚的反同历史的影射。电影中段出场的Ken,那个追求格蕾丝并与之成婚的奇男子,更加是隐形狱卒的角色——他“囚禁” 格蕾丝的方法就是拼命喂胖她,让她足不出户,以满足自己见不得光的性癖。

Ken当然足以摧毁格蕾丝对幸福的向往,但导演这里有神奇一笔,令这个形象没有那么平面。Ken的业余爱好,除了见不得光的窥淫与嗜肥以外,竟然是非常高级的“金继”艺术——维基百科告诉我们:金继日文写作金継ぎ,“以金子去承继”之意,金继这种工艺是使用数种漆(如生漆、黑漆、弁柄漆等),或将漆与金粉、银粉或白金粉混合以修补破损陶器的日本传统手工艺,金继作为一种哲学,是将破损和修补视为物件历史的一部分,而非掩饰。

Ken未能“金继” 格蕾丝残损的生命,倒是她的忘年交萍琪(Pinky)帮她做到了,也许可以叫这位作风奇特、我行我素的彪悍老太太的技术是“粉红继”。她教晓了格蕾丝如何做自己,也直面自己的破碎和修补痕迹,她的遗言和遗产直接促成了格蕾丝走出蜗居追寻动画导演的梦想……

电影更告诉我们,真正能进行金继的,是破碎者自己,哪怕格蕾丝也能。因为这部电影我查找了一些关于蜗牛的冷知识,其中有几点隐喻满满。

一、蜗牛的壳随着它的身体慢慢长大,由它自己分泌的碳酸钙堆积出来的,就像在盖一座一圈一圈向外扩大的螺旋房子。但壳上的“纹路”并不是整齐规律如树木年轮般生长的。它反映的是成长节奏与环境变化,比如气温高、湿度适合时,蜗牛长得快,纹路之间较宽;天气干燥、营养差时,成长放慢,纹路变得密集甚至中断;若遭遇环境压力,壳上还会出现“停止线”——这下我们明白片名“回忆录”的含义了,蜗牛的一生历历在目被它的壳记载着。

二、修补能力: 当蜗牛壳出现小破损时,外套膜也能够修补,维持壳的完整性。三、蜗牛是不能向回爬的,因为腹足肌肉收缩是单向的……种种活脱脱就是电影结尾那些励志安排的深度隐喻。而最关键还有一点,电影中格蕾丝最爱的那种被当作倾听者的蜗牛“希尔维亚”,是一只罕有的蜗纹左旋的蜗牛,属于蜗牛中的少数派,她也像她的同名者诗人希尔维亚·普拉丝,注定特立独行,冲破“钟形罩”——她写的 The Bell Jar这本书大剌剌地出现在格蕾丝手中,成为电影里出现的数十本书当中最刺眼的一本——普拉丝也许失败了,但格蕾丝成功了,并且没有背叛从父母那里传承而来的特立独行。

这也许就是《蜗牛回忆录》最倔强的宣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