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中国学(中英文)》创刊号发布仪式暨“文明交流互鉴与世界中国学发展”学术座谈会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成功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陈怡群出席并为《中国学(中英文)》创刊号揭幕。发布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主持。
权衡在致辞中强调,创办《中国学(中英文)》杂志是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深化中外学术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大会会刊,期刊要依托世界中国学大会的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合作创新、开放包容的中国学国际学术生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希望期刊恪守办刊宗旨、突出国际化特色,努力成为海内外中国学研究成果发表的权威阵地,为世界中国学大会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学(中英文)》主编沈桂龙详细介绍了刊物的办刊过程,并向首届编委代表颁发聘书。他表示,《中国学(中英文)》将坚持“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并重,推动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鼓励跨专业、跨文化、跨语际的学术合作与理论创新,致力于成为全球中国研究者共同的学术家园。以学术照见中国,以中国回应世界。
在随后举办的“文明交流互鉴与世界中国学发展”学术座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大华讲席教授杨慧林,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名誉主编张西平,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周武等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世界中国学发展”展开深度研讨。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需从文明互鉴的高度深入把握中国学的独特价值和世界意义。中国学作为融贯古今、联接中外的系统性学科,正在方法突破和理论建构上带来新的突破。应加强国际学术共同体建设,鼓励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推动构建多元共生的世界中国学。期待《中国学(中英文)》为中国学的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成为推动理论创新、促进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据了解,此次《中国学(中英文)》的创刊发布,是今年将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上海是国内中国学研究的学术高地,该刊的创办将进一步助力上海建设文化高地、打造中华文化窗口,也将吸引更多全球学者关注中国、研究中国。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协办,《中国学(中英文)》编辑部及上海市世界中国学研究会承办。上海图书馆副馆长陈琳琳、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姜佑福,以及上海相关刊物主编、中国学领域专家学者等出席会议,并就办好中国学期刊和繁荣发展世界中国学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