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相夫教子姻缘:在线测算易经八卦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白山进入“高铁时代”,迎来一场全方位的城市服务升级

adminddos 2025-09-28 18:25:02 2
相夫教子姻缘:在线测算易经八卦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白山进入“高铁时代”,迎来一场全方位的城市服务升级摘要: ...

9月28日,吉林省白山市——这座坐落在长白山腹地的中朝边境城市,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白山东站出站口广场,广场舞团队进行表演。图 李纯金 摄

对游客来说,沈白高铁的全线贯通无疑是一大利好。白山市与沈阳的通行时间压缩至1.5小时,与北京也仅需4个小时左右。即便是远在长三角的游客,如今也能实现“朝发夕至”,轻松前来感受林海风光、品尝地道人参、体验冰雪乐趣。

而对城市管理者而言,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机遇,也有挑战。白山提前部署游客服务保障机制,通过多部门联动落实应急处置方案,力求在提升游客体验的同时,守护好城市旅游的金字招牌。

更深层次看,高铁将加速人口、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的跨区域流动。白山的眼光不止于“留客”,更着眼于“引资”与“兴业”。依托交通升级,城市将围绕全域旅游、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积极对接新兴产业与未来赛道,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在白山黑水之间,一场以高铁为契机的城市服务升级,正全面展开。

白山东站。图 于广泽 摄

激活全域旅游,文旅产业迎来利好

白山是近年来旅游人气攀升的边境旅游城市。2025年上半年,白山市接待国内游客957.7万人次,同比增长41.13%。

“白山坐拥世界级的生态与冰雪资源。”白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付夕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白山市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拥有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长白山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两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滑雪和冰雪旅游的热门目的地。目前全市已打造出“避暑休闲游、冰雪奇缘游、亲子研学游、森泉康养游、G331边境自驾游”五大精品线路,构建了四季皆宜的旅游格局。

随着沈白高铁开通,白山市将按照“一轴串两核,两带联四环”的总体布局,系统推进全域、全季、全体、全景文旅融合发展。“一轴”即高铁轴,打造全域旅游发展主轴;“两核”即浑江、江源中心城区旅游集散核和长白山旅游集聚核;“两带”即鸭绿江旅游经济带和松花江旅游经济带;“四环”即冰雪旅游大环线、避暑旅游大环线、康养旅游大环线、红色旅游大环线。

为吸引游客留下,政府层面还在积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并且提升服务环境质量。目前白山市已推出“百区百景”旅游打卡攻略和“乘着高铁游白山”特色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多种出行选择;开发“一机游白山”小程序,实现预订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等“一站式”服务。

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图 梁平 摄

政策利好叠加交通红利,让一些文旅企业看到了更多的经营机会,从而顺势推出了具有本地化特点且有趣味性的引流活动。

“今年‘十一’假期,我们的房间预订量已经超过去年同期,部分酒店早早满房,大部分酒店的预订率都已达到80%以上。”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市场总监类雁文介绍。结合往年经验,度假区的酒店及民宿客群主要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随着高铁开通,陆路交通时间大幅压缩,例如沈阳至长白山最快旅行时间缩短至约1小时53分钟,北京至长白山也仅需约4小时33分钟,这将为南方游客前来白山旅游带来显著便利。

类雁文说,华美胜地在沈白高铁车厢内、高铁站公共区域投放了很多广告,也借势推出了一些特色活动。比如,在9月28日到10月8日期间,乘客在车站或车厢内,能找到带有“长白山华美胜地”标志或画面的元素,文案带一句“乘沈白高铁,游华美胜地”并@长白山华美胜地官方账号,就可以在长白山西站出站口的长白山华美胜地接站处领取一份特色礼品,“我们做这种趣味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游客,也是为了让外地游客更喜欢长白山地区的旅游服务。让大家乘高铁而来,满载惊喜而归。”

位于长白山西麓的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主打游船、避暑、康养、度假、研学、水上婚礼、冰雪娱乐、VIP定制旅游产品,形成四季多元文旅业态。白山松花江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副书记冯宇说:“沈白高铁开通,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我们诚邀全国各地游客,特别是辽宁老铁,乘着高铁游白山,来到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体验松花江山水奇观,感受渤海千年渔村的历史文化,品尝地道的松花江生态美食。我们的口号是:心往长白山,松花江上游。”

发扬人参文化,让康养注入经济动能

乘客从白山东站一走出来,就会看到栏杆上插着一串醒目的旗帜,上面写着“林海参乡,生态白山”。健谈的出租车小哥,油门一踩,一脸自豪:“白山的人参老好了,沈阳人都上俺们这儿来吃。”

巍峨连绵的长白山,孕育了珍贵、奇特、神秘的人参。白山被称为“中国人参之乡”。市域内的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更是全国最大的人参集散地。每年交易季,来自全国的客商汇聚于此,红红火火的交易场景常常持续到凌晨,年交易量占全国总量的80%。

据白山市人参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白山市大约有10万人从事和人参相关的产业,占全市常住人口的将近八分之一。他进一步阐述了发展人参产业的深远意义:它不仅是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市场潜力巨大;更是弘扬千年人参文化的载体,通过讲好人参故事,能极大增强产业的文化影响力。

吉林省白山市,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图源 抚松县委宣传部

目前白山市在全力构建包含标准、工业、科技、数字、文化、品牌、平台“七项兴参工程”以及市场监管、品质监管、营商环境监管“三项机制”的“7+3”人参产业发展体系,目的是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沈白高铁的开通,无疑为白山市人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助力。白山市人参产业发展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首先,高铁开通会极大提升了长白山人参的知名度和科普覆盖面,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深入了解这一瑰宝;其次,显著带动相关消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人参文化、享受康养服务;此外,交通便利性也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吸引更多专家和企业前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市场已经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号。白山市一家人参企业的市场负责人赵先生表示,高铁开通后,他计划更多前往长三角等南方地区进行品牌推广和客户邀约,让更多人亲身感受人参基地的魅力。他的企业每年收购加工大量人参,并设有观光基地,年接待游客已达2万人次,高铁无疑将为其带来更广阔的客源市场。

“白山这种城市,有丰富的人参资源而且生活节奏慢、自然环境好,很适合养老。高铁开通后,来自外地大城市的客流量增多,企业也会考虑加大在康养方面的投入。”赵先生说。据悉,白山市拥有野生动植物2850余种,药用植物1000余种,是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地之一;尤其是作为长白山人参的核心产区,其资源种类之丰富、品质之一流,奠定了发展康养产业的坚实基础。

便捷的高铁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现实。以此为契机,白山市正深入实施人参三产融合振兴工程,推动标准化种植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围绕大健康产业,发挥长白山道地药材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开发温泉疗愈、森林康养等特色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康养旅居需求。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自高铁问世以来,人们对其的期待便不止于传统空间便利的提升。其深层价值体现在于,它促成了技术、资金与经验跨地域的高效流通,并由此引领了以知识为核心的进步。

近年来,白山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具有白山特色的高质量绿色产业体系,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沈白高铁的开通,毫无疑问将对白山的产业升级起到新的促进作用。

据白山市工信局介绍,目前白山市已形成以煤、林、铁“老三样”传统产业为基础,医药、矿泉饮品与长白山特产加工、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体系。目前这三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已占全市的54.3%,后续还会持续加大培育力度,进一步优化新型工业化产业格局。

在矿泉水与特产加工方面,白山市工信局组建了白山市长白山天然矿泉饮品行业协会,为产业集群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同时推动六个县市区入选国家传统优势食品产区重点培育名单。在产能建设上,农夫山泉(抚松)年产37.33万吨饮料生产线、长白山天泉年产20万吨含气矿泉水等5个项目已竣工投产,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在产品创新上,“人参元液、白桦树原汁”等创新产品已成功打开市场,后续会持续鼓励企业研发,挖掘长白山特产的附加值。

白山市城市风貌。图 王祺元 摄

在新材料领域,白山市支持吉林远通并购多家硅藻土企业,推动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目前高端产品比重已从10%提升至30%;联合中科院院士团队、行业专家组建研究院,谋划玄武岩产业发展路径,推进玄武岩纤维实验车间、配套储能电站等项目,还与一汽富晟合作布局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项目。在新能源领域,白山市装机180万千瓦的靖宇抽水蓄能电站已启动,靖宇新能源乡村振兴风电等5个项目成功实施,泰源新能源LNG项目也已竣工投产。

“此外,我们还将依托山东理工大学技术,推进尾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目前已完成产品实验,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白山市工信局副局长刘春玲说。

刘春玲介绍,白山市作为全国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之一,已制定出台《白山市2025年“北斗+”产业项目专项推进机制》,为北斗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启动了白山市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CORS系统项目,通过设立北斗应用中心、构建覆盖全域的高精度CORS地面增强信号系统等措施,加速推进形成具有白山特色的北斗应用生态体系。在场景应用上,已应用于智能交通、精准农业、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现已新增北斗应用设备180台(套),其中,智能交通领域71台(套),精准农业领域39台(套),环保监测70台(套)。

“我们将依托白山丰富的生态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重点打造北斗技术在林业、生态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场景,通过北斗+技术应用实现高效转化,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白山市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的时空智能新动能。”刘春玲说。

优化营商环境,城市服务质量迎来升级

在白山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刘志斌看来,沈白高铁的开通,让这座藏身长白山深处的城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联系愈发紧密。

当前,白山已明确“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突破口,带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持续聚焦政务服务、市场活力、要素保障、法治环境等关键领域,以一系列既务实又亮眼的举措破堵点、解难题、优服务,为企业发展与经济繁荣注入强劲动能,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向好。​

白山市相关部门在白山东站组织志愿者开展“高铁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图 毕贵林 摄

据白山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介绍,走进白山,“极简审批、极优服务”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办事体验:179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高达99.1%;80.7%的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61项集成服务精简材料61.99%。企业、群众办事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办结所有事”。

在涉企服务与惠企支持方面,白山市设立涉企服务专区,推动部门联动办公,推行“免申即享”政策,通过数据比对、主动推送,实现政策“精准滴灌”;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周期压缩70%以上;“信易贷”全链条融资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打开“资金大门”,推出“专精特新贷”等41款金融产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85.52亿元;立足资源禀赋,“长白山之夏”“长白山之冬”等文旅品牌声名远扬。

今年上半年,白山市电商交易额增9.1%。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吉林红参制品入选工信部特色产业培育名单。2000亩道地药材数字化示范基地助力医药产业腾飞。

“政府的服务能力,终究要体现在细节与行动上。”刘志斌进一步介绍:白山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出一系列精准化、差异化举措筑牢制度根基。

他说,以《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行动方案》为核心,白山市细化34条具体举措,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清晰锚定全年攻坚方向;以《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实施方案》《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专项攻坚方案》为抓手,推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四到”服务体系,把服务精准送到企业心坎上。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高铁时代跨区域服务新需求,白山市制定了《高铁时代诉求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建立与长白山管委会的“一键转接”“三方通话”机制——既实现跨域诉求协同处置,更为跨区域投资企业搭建起服务桥梁,让制度覆盖从“本地服务”延伸至“跨域协同”。​

这座以生态风光和历史底蕴著称的边境城市,正依托高铁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铁的开通,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提升,更是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转折——它加速了白山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也为本地营商环境的系统性优化注入强劲动力。白山市在以更为积极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共筑合作空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