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出台:到2028年,上海将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更加有效的商业品牌促进机制和支撑体系,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
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一座城市的响亮名片。《行动计划》推进上海由“品牌集聚地”向“品牌策源地”跨越,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上海方案”。
首先,全生命周期激活上海的品牌生态,全面调动政策资源扶持。
《行动计划》提出品牌全生命周期的建设方案,从新消费品种、初生品牌、新锐品牌、知名品牌再到老字号的焕新,“老的少的”品牌各有各的专项扶持政策。上海对头部品牌实施“全球总部+首发经济”的双轮驱动策略,政策红利直指资金结算、数据跨境流动等关键环节;对新锐品牌创设“赛事孵化+人才专班”的成长通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突破性增长;对初创品牌搭建“上品秀场+产业园区”的物理载体,政府性担保体系破解融资难题;对老字号焕新开设“品牌传习馆”“大师工作室”“品牌文化馆”,打造老字号文化体验场景,跨界联名、IP授权等创新模式让百年品牌重焕生机……这种分层施策的制度设计,使上海品牌生态呈现出“顶天立地”与“众生向荣”的活跃格局。
其次,上海通过标准国际化战略,重构品牌的全球话语权。
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当“上海标准”标识叩开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大门,上海正悄然改写全球品牌竞争的游戏规则。通过在智能终端、绿色供应链等前沿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上海企业开始掌握行业话语权。依托电子游戏、数字时尚等新赛道,上海正在输出文化消费领域的中国标准,这种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标志着上海品牌建设从产品输出向规则输出的跨越式升级。
第三,上海科创赋能,正在催生品牌价值的跃迁。
“人工智能+消费”跨行业平台的搭建,正在重塑品牌创新的底层逻辑。集合案例数据库、数据要素与细分行业语料平台、行业可信数据空间、高标准AI技术应用等服务,赋能商业品牌新品研发、品质管控等方方面面。今年6月,上海就举办了“AI+消费”嘉年华暨人工智能消费品体验周,让AI为品牌建设助力。事实上,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使得品牌决策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上海正向“数智品牌”创新策源地蝶变。
第四,上海品牌出海,全球布局彰显“走出去”的雄心。
越来越多上海品牌勇敢“走出去”,上海品牌的身影频繁亮相巴黎时装周、纽约时代广场。《行动计划》提出,搭建“服务矩阵”,从海外展会的高品质展厅,到国际化连锁经营的开店支持,从优质品牌资产的并购赋能,到通过文化传播带动商业品牌出海:从给予商业品牌企业管理人员出入境便利,到持续建设“上海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预警平台”,从推荐申报上海“银鸽奖”,到支持商业品牌发布ESG报告,给予上海品牌出海全方面的帮助。
“上海牌”自带国货之光的荣耀,“上海牌”承载着百年商业文明积淀,“上海牌”有着锐意进取的时尚范儿,“上海牌”更有着全球突围的雄心。上海曾经诞生了中国的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缝纫机……当下的上海,又有着“新零售之都”“品质直播第一城”的美誉。历史荣光与时尚精彩,锻造了“上海牌”的特殊气质。
“上海牌”大有作为,上海品牌建设行动大有可为:全生命周期扶植、品牌文化挖掘、数智赋能、出海保障……《行动计划》全面激活上海品牌的力量: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新势力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