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谷雨冲刺资本市场前的答卷:科研,而非故事

adminddos 2025-09-30 14:57:02 1
谷雨冲刺资本市场前的答卷:科研,而非故事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路非

在外界的印象里,谷雨往往是一个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流量品牌。从早期凭借“氨基酸洁面”在直播间走红,到后续以极光甘草美白系列、鹿晗和杨紫的代言广泛出圈,它的传播方式和当下主流的国货打法并无二致。然而,当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护肤公司在2024年GMV突破50亿元,从“卷天卷地”且长期被外资占据主要份额的美白赛道中做到中国第一,行业开始重新审视它的成长轨迹。在一个竞争者云集、流量见顶的美妆行业里,谷雨究竟依靠什么在短短几年里完成了从新锐成长为行业上层力量的跨越?

答案并不仅仅在于营销。9月23日,谷雨在厦门大学举办首场以“‘芯’征程 新时代”为主题的科研战略发布会。多年来保持低调的创始人王安宁首次走到聚光灯下,回到母校系统展示品牌的科研路线与成果。与人们熟悉的代言人或爆款不同,这一次谷雨将焦点放在了实验室与原料工厂背后的故事上:它不仅发布了全新抗老原料“类人源外泌素HME”,也把“创芯”战略首次完整推向行业视野。

在此之前,谷雨的科研积累鲜少对外高调呈现。在营销带来的外部光环质疑之下,它早已悄然搭建起覆盖原料开发、配方应用、功效验证到生产制造的完整闭环,将研发作为长期增长的底层逻辑。不同于多数本土护肤品牌依赖代工厂和通用配方的模式,谷雨选择自研核心原料,并以此正视一个行业长期困扰的问题——国货护肤能否真正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找到区别于国际大牌的差异化?

类人源外泌素 HME 首秀:国货抗老的“细胞级”突破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关键工具,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地位突出。它们承担着信号传递和调控功能,而细胞通讯的紊乱恰恰是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如此,外泌体相关领域在过去二十年间多次成为诺贝尔奖的研究主题,也让全球化妆品巨头将其视作抗衰领域的前沿方向。但人源外泌体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风险,可能携带不确定因子或在提取工艺上无法保障稳定和合规,这成为阻碍其产业化的关键瓶颈。

谷雨的类人源外泌素HME针对这一难题给出了不同的路径。其核心思路并非直接使用天然外泌体,而是通过人工仿生手段重建其结构与功能。

在发布会上,谷雨将类人源外泌素HME的研发逻辑归纳为四个关键点:首先是安全性,主动不添加人源外泌体中可能携带的风险因子,从源头切断隐患;其次是高效性,通过人工方式重构囊泡结构并负载miRNA、siRNA、NAD+等基因级活性成分,并通过AI精算其最佳配比,使其在细胞迁移和胶原合成上的表现优于同浓度人源外泌体;第三是合规性,所有成分被《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收录或已通过新原料备案完全合规;最后是前沿性,在结构模拟和功能修饰上比植物外泌体或普通脂质体囊泡更接近天然人源外泌体。此外,该原料所依托的核心技术《一种具有抗衰老功效的人工合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专利号ZL 202510999791.1)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授权,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实验数据也印证了这一成分的有效性:在细胞水平,HME促生Ⅲ型胶原的能力是人源外泌体的5至6.7倍;在人体试验中,28天使用后皱纹数量平均减少26.61%,且敏感肌斑贴测试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类人源外泌素 HME 的推出,并不仅仅是一次原料上的突破,它背后依赖的是谷雨多年搭建的全栈自研体系。

与多数化妆品公司主要自建生产工厂和小规模实验室不同,谷雨从研发、原料种植生产到合成生物和成品制造,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科研与制造闭环。在研发端,该公司已建成超过3000平方米的青囊研发中心,并配备获得国家CMA和CNAS认证的理化实验室与功效评价中心,为原料开发和功效验证提供了硬件保障。此外,新疆喀什超过百亩的光果甘草科研种植基地,实现从种植源头上的科研介入。

在生产端,谷雨拥有4.5万平方米的化妆品制造工厂,并在原料层面建立了三座自有工厂:1万平方米的合成生物工厂、6000平方米的化学合成工厂,以及2500平方米的植物提取物工厂。这意味着谷雨不仅能在配方端自给,更能在原料端掌握核心。未来两年,该公司还计划建设占地60亩、20万平方米的全球研发和制造中心,将前述三大原料工厂整合为“超级工厂”,实现智能化生产。

这种模式在国内护肤行业内较为少见。大部分品牌公司即便配备生产基地和中试平台,也往往在原料端缺乏布局,更依赖于外部供应链。尤其是在植物提取物这一长期被国货品牌热衷讲述的赛道上,行业常陷入“故事大于科学”的困境。

由于植物提取物往往成分复杂,不同工艺可能导致有效成分差异巨大,甚至在备案体系下只需登记INCI名称,无需标注原料有效成分,消费者与渠道方很难理解背后的差异。这使得植物原料在对外营销上常常陷入“概念化”叙事,而无法用数据说服市场。

而谷雨的路径是将植物原料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拆解成高纯度单体,例如通过“熔融结晶提纯技术”将光甘草定纯度提升至99%。这种“把复杂植物提取物变成精准分子”的思路,不仅提高了功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让研发成果具备了可以对标国际标准的说服力。

正是在这一套成熟体系支撑下,谷雨才能将HME这样的仿生外泌体原料从设计阶段推进到功效验证与规模化生产。这种科研驱动的内生路径,使品牌能够同时在科研话语权和市场差异化上建立壁垒。更重要的是,它也为国货护肤提供了一条新的参照系——在成分、配方同质化竞争之外,通过全栈自研将科研链条延伸至原料产业化,掌握源头变化或许才是未来行业真正的分水岭。

全栈自研与高纯原料:走出‘概念化叙事’困境

谷雨的研发路径并未停留在“只看配方”或“只看原料”的二选一,而是建立在对国人肤质的系统性认知之上,再用“核心原料+配方工程”的协同去转化功效。品牌在创“芯”之前长期进行肤质研究,累计分析近10万例中国女性皮肤指标样本,明确“角质层更薄、易敏感”的人群特征,并以此作为后续原料设计与配方窗口的前提条件。这一底层认识,决定了谷雨不会以“概念性植物提取”作为叙事,而是以分子层面可验证的活性、高纯度与可复制的配方系统为核心。

在此框架下,“极光甘草”展示了从“原料纯度—递送方式—真实转化”的完整迭代路径:通过自研的熔融结晶提纯技术将光甘草定纯度提升至99%,并叠加28纳米包裹与靶向递送,使透皮效率提升、到达深层的时间缩短,且在同等添加量下能更稳定地实现抑制酪氨酸酶与减少黑素生成。该路径解决了传统光甘草定“提纯难、溶解性与稳定性欠佳”的应用矛盾,把“成分强度”与“配方可用性”同时拉到实战位。

人参是植物活性里长期的“明星成分”来源之一,拥有广泛的市场认知度和相当多的同类产品,但人参皂苷CK天然来源稀缺、体内转化效率低、配方中易失稳是其产业化难点。谷雨选择“自造”的技术路线:以仿生复合酶转化并结合AI从海量酶库中筛选优解,将人参皂苷CK纯度提升至>98%,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配方中可稳定应用”的工程化落地——这意味着不只是拿到高活性原料,而是可放入配方、可规模生产、可在不同体系里保持一致表现。多靶点协同验证显示,人参皂苷CK可同时作用于多个抗老靶点并促生关键胶原,由此从“讲人参故事”转为“以机制与稳定性为锚点的研发路径”。

换言之,谷雨并不是跟随成分风潮,而是以“成分—机制—配方稳定性”的三点一致为判断标准。

类人源外泌素HME的推出,让“原料—配方—功效”的闭环进一步前移到细胞与基因指令层面。通过仿生构建纳米囊泡、负载标志性活性并进行靶向修饰,类人源外泌素HME在细胞新生、胶原表达与基质降解调控上呈现出优于对照的结果,并在敏感肌斑贴测试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这样,前端的“明星原料”与后端的“配方工程”被一体化验证,既回应了国人肤质耐受需求,也满足了功效转化的可测量性。

这标志着在极光甘草和人参皂苷CK之后,谷雨迎来了第三个完成功效验证的科研原料,也意味着其科研体系已经真正进入可验证、可复制的闭环阶段。

20亿元研发承诺与院士共建:科研边界延展至生命科学

在此次科研战略发布会上,谷雨不仅首次系统化展示了三大“中国芯”原料的突破,还宣布未来十年,谷雨计划累计研发投入20亿元。这一长期规划,既是对已被验证科研路线的坚定回应,也透露出其向生命健康更大领域跨赛道延展的雄心。

同日,谷雨与厦门大学共同揭牌“厦门大学—谷雨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担任中心主任。根据协议,双方在首个五年合作期内即规划投入千万级研发经费,聚焦衰老相关靶点干预及其生物学功能,以及自研蛋白在皮肤衰老领域的可能功能和应用等多个方向。该研究中心已纳入谷雨“青囊研发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原料设计—机制验证—配方转化—人体评价”的关键接口,使科研从实验室到应用具备更稳定的跨学科支撑。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谷雨不仅在产业端完成了工程化积累,更将功效护肤的边界实质性延展到生命科学的问题域。未来,细胞通讯、分子路径与衰老机制的研究将与产品研发并行推进,从而推动品牌竞争力由“快速响应消费热点”转向“持续回答生命科学问题”。

更重要的是,其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下一个大单品,而在于构建科研方法、基础数据与工程能力的多维度共同积累与提升。这也让谷雨与单纯“网红品牌”截然不同的叙事逻辑——品牌的上限不再局限于消费品属性,而是以科研回答生命科学问题的能力来定义。

在中国美妆行业,植物提取物长期面临标准不一、量产困难、功效机制模糊等困境,许多品牌的研发故事难以经得起验证。而消费者的成分认知和监管法规都在逼迫行业进入功效可验证的阶段。谷雨从光甘草定的高纯度迭代,到人参皂苷CK的人工仿生转化,再到类人源外泌素HME的基因级抗老突破,用一条自研链条回应了行业核心难题:不依赖概念化叙事,而是以实验数据和配方稳定性作为科研锚点。在发布会现场公布未来20亿元研发投入,并与院士团队、高校共建研究中心,进一步证明其科研布局的纵深与外延。

从行业角度看,这条路径释放了清晰的启示。研发并非锦上添花,而是决定品牌能否形成长期壁垒的根本。唯有建立自有的科研体系与原料优势,中国美妆品牌才能逐步掌握定价权和全球话语权。因此,谷雨的发布会不仅是一场企业战略的展示,更是对国货护肤未来方向的一次注脚:所谓“研发立身”,不是差异化的权宜选择,而是国货护肤要真正走出网红周期、实现长期上行的必由之路。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