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6华诞,扎实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构建高质量馆校协同育人新格局,由一大纪念馆开展的“红色印迹”沉浸式系列党课上海大学专场,近日在上海大学博物馆精彩上演,通过一场生动的行进式演出,让革命历史成为可感、可知、可参与的生动实践。让观众重回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感受红色学府的前世今生。


演出当天,参加活动的观众先抽取自己的身份卡,随后在演员带领下沉浸式体验多个历史场景。演出现场,设计的沉浸式互动环节,也突破了传统模式,让参与者不再是被动观看者,而成为历史剧情的主动参与者。从申报刊登上海大学启事 、邓中夏和瞿秋白的“民国课堂”,到上海师生参加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应运而生。演员们生动地演绎了中国的红色学府上海大学,在革命岁月中克服种种困难,艰难办学,吸引四方热血青年,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汇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的故事。

演员由一大纪念馆、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的学生共同参演,来自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的同学周涛,扮演的是五卅惨案中牺牲的上海大学学生何秉彝,他说:虽然之前也了解过何秉彝的故事,但这次当我真正穿上那个时代的服装,念出他的台词,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这不仅是一堂表演,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激励着我辈青年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观看演出的还有一位来自上海大学博物馆专业的硕士张艺萱同学同样深受触动,他分享道:“当演员饰演的瞿秋白先生说出‘哪有公理?只有热血’,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这句话仿佛一道闪电,让我瞬间理解了那个年代青年学子为何能如此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洪流。作为新时代的上大学子,我们更应传承这份热血与担当,让红色基因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焕发新的光芒。”


一大纪念馆“红色印迹”沉浸式系列党课已进行两年时间,系列党课已顺利完成十四场演出,通过创新设计、情景演绎、互动体验,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弘扬。“红色印迹”沉浸式系列党课(第二季)主创人员,由一大纪念馆与同济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共同组建,旨在深化馆校合作,同向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呈现精彩红色文艺党课。今年年底将形成原创大型舞台剧,并进行跨年首演,该剧以时间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呈现1921年至1933年间中共中央驻扎上海的发展脉络和重要活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