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之一,源远流长的漆器工艺和文化也流传并影响邻国日本。日本至今仍保留着众多国内罕见的宋元时期中国漆器名品。
澎湃新闻获悉,9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与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 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对外展出,通过127件文物,系统梳理中国漆器的艺术成就。其中来自日本收藏机构的展品112件,约半数为传世罕见的宋元漆器珍品,更是此次展览的重要看点。
中国漆器工艺的巅峰之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之一,漆器工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步,到了宋元时代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现了雕漆、填漆、戗金、螺钿等多种漆器工艺。此次展览展品总数127件,汇聚了东京国立博物馆、根津美术馆、出光美术馆、九州国立博物馆等日本多家著名收藏机构的中国漆器精品以及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宋元漆器精品。

剔红花鸟纹长方盒 南宋(公元13世纪)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展览按照漆器的工艺分为素影清晖、重芳叠绮、金镂华章、焕彩凝萃、尘封古韵、归去来兮六个主题。其中来自日本收藏机构的展品,多为传承有序的漆器名作,包括载录于《御道具账》的南宋剔红凤凰牡丹纹长方盒、南宋剔红双龙花卉纹长方盘、元代黑漆螺钿海水龙纹菱花形盘、戗金云凤纹经函等,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也是中国漆器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器物。展览还展出了传世400周年的《髹饰录》两种抄本,其原著于中国已散佚,是研究中国漆工历史的重要著作。

展览现场 《髹饰录》德川本抄本 江户时代18-19世纪(原著天启乙丑年1625年)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其中一件由日本出光美术馆藏“元代黑漆螺钿人物菱花形盒”,盖面是帝王、后妃在官员和侍者的陪伴下欣赏雅乐的画面,纹饰疏密有致。用螺钿多彩的色泽生动地再现了宫廷中奢华之貌,被认为是元代同类器物中独一无二之珍品。

展览现场 元代黑漆螺钿人物菱花形盒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这件展品是日本重要文化财,它体量大,造型优美,纹饰精细,可以视作是代表中国漆器螺钿工艺最好水准的作品。它仅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两周,属于难得一见的展品。”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孙峰对澎湃新闻介绍说。

黑漆螺钿海水龙纹菱花形盘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旁边展柜的“黑漆螺钿海水龙纹菱花形盘”也是日本重要文化财,由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盘子为八瓣菱花形,用螺钿的不同色泽表现纹饰。盘沿为螺钿花卉纹。盘心以螺钿描绘波涛汹涌五爪巨龙。背景以细碎彩贝饰云纹、岩石和树木,尤以纤如细丝的贝片表现翻滚的海浪,烘托龙躯雄健。 “这件展品胎体轻薄,菱瓣锐利,螺钿工艺精湛,堪称元代薄螺钿杰作,享誉世界。”

展览现场
一件南宋的红漆葵瓣形盘,造型典雅,与同期定窑、汝窑瓷器造型相似,彰显宋人尚简的审美意趣。

红漆葵瓣形盘 南宋13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徜徉展厅,从素色的漆器到剔红漆器、剔黑漆器、剔彩漆器、流光溢彩的螺钿漆器……可以说素髹、雕漆、戗金、螺钿,不同的漆器工艺均有代表性的杰作,令人目不暇接,折服于中国宋元明三代能工巧匠的卓绝匠心。
为何日本保留了大量中国宋元漆器珍品?
提起漆器,人们一般会联想到日本,联想到日本精致的莳绘工艺,国人对中国漆器似乎已经淡忘。
据孙峰介绍,中国漆器的工艺成就其实不亚于中国的陶瓷、书法、青铜等,但是漆器是木质,保存不易,随时代流逝,在国内保存下来的传世漆器数量非常少,而传世的宋代漆器连故宫博物院等国有收藏大馆都没几件,所以特别珍贵。

剔黑楼阁人物图圆盘 南宋 12-13世纪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唐代以来,伴随着文化交流,东渡日本的中国漆器成为皇家贵族竞相珍藏之宝物。漆器在中国是作为普通日用品,而日本自古崇尚中国文化,漆器进入日本作为一种外来品,成为日本的社会风尚,皇家贵族、寺庙都对其极为珍视,将其保存得很好。所以日本保留了大量中国宋元时期的漆器珍品,并成为他们后期漆器工艺模仿效法的榜样。
“可以说漆器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和价值体系。日本的漆器工艺应该说是在中国漆器工艺技术的基础上,按照他们自己的审美体系再进行发展。”孙峰说,上博之所以举办这个展览,将日本藏中国漆器珍品汇聚一堂,就是想让观众看到中国的漆器艺术成就所达到的高度。
展览的种子很早前就已经播下
纵观日本漆器发展的历史,中国的漆器深刻影响了日本的莳绘工艺,同时又返回影响中国的漆器工艺,展览呈现了中日两国间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特意从日本赴中国参加展览开幕式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藤原诚说,此次是他第二次来上海,第一次是去苏州博物馆飞机落地上海在上海转车,而今天中午一下飞机就赶赴上博的展厅,对上海还只留下匆匆一瞥的印象,但是留下非常繁华的印象。藤原诚表示,“中国的漆器对日本影响非常大。日本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中国的文化,也接受中国的文化,在接受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培养自己的文化和审美。”
展览展出的日本博物馆、美术馆、寺庙等收藏的中国漆器中,不乏世界上珍稀的宋元时期作品,很多在如今的中国已罕见。“我期望通过此次展览能让中国的观众了解原本是中国制作的精彩展品,能够更加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这也是我们合作举办此次展览的一个初衷。”藤原诚说。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这些跨越沧海、静驻东瀛数百载的珍品重返故土,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次文明血脉的深情重逢。”
据悉,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两馆继2006年“中日书法珍品展”、 2010年“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精品展”之后再度合作。
孙峰介绍,将日本藏宋元明漆器珍品汇聚一堂,这是少有规格的中国漆器展,办展难度亦很大,得益于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长期友好的关系。“这个展览起头很久了,要追溯到汪庆正馆长在世时,他知道东博的一位副馆长是研究中国漆器的专家,就委托他一定要把这些好的中国漆器介绍到中国来,但是展览真正筹备过程大概是6年时间。”
可以说,虽然展览现在开幕,但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友谊、中日文化交流的种子在很早之前就播下了。